寄黔南李校書
從戎巫峽外,吟興更應多。
郡響蠻江漲,山昏蜀雨過。
公筵饒越味,俗土尚巴歌。
中夜懷吳夢,知經滟滪波。
從戎巫峽外,吟興更應多。
郡響蠻江漲,山昏蜀雨過。
公筵饒越味,俗土尚巴歌。
中夜懷吳夢,知經滟滪波。
你到巫峽之外從軍,吟詩的興致應該更多了。郡城能聽到蠻江漲水的聲響,山間在蜀雨過后一片昏暗。官府宴會上有很多吳越風味的佳肴,當地百姓還喜愛巴地的歌謠。半夜夢到回吳地,想必夢中經過了滟滪險灘。
從戎:參軍。
吟興:吟詩的興致。
郡:指黔南郡。蠻江:泛指當地河流。
公筵:官府宴會。饒:多。越味:吳越風味的食物。
俗土:當地。尚:崇尚。巴歌:巴地歌謠。
中夜:半夜。吳:可能指作者或友人的故鄉。滟滪波:滟滪堆是長江三峽瞿塘峽口的險灘,這里代指險途。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友人到黔南任職從軍,詩人寫下此詩寄給友人。黔南地處偏遠,有獨特的地域文化,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友人的牽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關切與思念。其突出特點是生動描繪黔南的風土人情,讓讀者了解當地特色。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真摯的情感和對地域文化的敏銳觀察。
塵路誰知蹋雪蹤,到來空認出云峰。
天晴遠見月中樹,
新愁舊恨多難說,半在眉間半在胸。
今年無異去年寒,
何事朝來獨忍難。
應是漸為貧客久,
錦衣著盡布衣單。
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蜀客春城聞蜀鳥,思歸聲引未歸心。卻知夜夜愁相似,爾正啼時我正吟。
勿言春盡春還至,少壯看花復幾回。
今日已從愁里去,明年更莫共愁來。
峴亭留恨為傷杯,
未得醒醒看便回。
卻想醉游如夢見,
直疑元本不曾來。
閑思往事在湖亭,
亭上秋燈照月明。
宿客盡眠眠不得,
半窗殘月帶潮聲。
萬事誰能問,一名猶未知。
貧當多累日,閑過少年時。
燈下和愁睡,花前帶酒悲。
無謀常委命,轉覺命堪疑。
欲出鄉關行步遲,
此生無復卻回時。
千冤萬恨何人見,
唯有空山鳥獸知。
北闕云間見碧天,
南宮月似舊時圓。
喜看列宿今朝正,
休嘆參差十四年。
大渡河邊蠻亦愁,
漢人將渡盡回頭。
此中剩寄思鄉淚,
南去應無水北流。
亞尹故居經幾主,
只因君住有詩情。
夜吟鄰叟聞惆悵,
七八年來無此聲。
世家曾覽楚英雄,
國破城荒萬事空。
唯有郵亭階下柳,
春來猶似細腰宮。
五柳先生本在山,
偶然為客落人間。
秋來見月多歸思,
自起開籠放白鷴。
人人慢說酒消憂,
我道翻為引恨由。
一夜醒來燈火暗,
不應愁事亦成愁。
慣獵金河路,曾逢雪不迷。
射雕青冢北,走馬黑山西。
戍遠旌幡少,年深帳幕低。
酬恩須盡敵,休說夢中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