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樂九章:總歌第九
明明天子兮圣德揚,穆穆皇后兮陰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蒙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禮樂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無疆,顏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餐白玉兮飲瓊芳,心思荃兮路阻長。
明明天子兮圣德揚,穆穆皇后兮陰化康。
登若木兮坐明堂,池蒙汜兮家扶桑。
武化偃兮文化昌,禮樂昭兮股肱良。
君臣已定兮君永無疆,顏子更生兮徒皇皇。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餐白玉兮飲瓊芳,心思荃兮路阻長。
圣明的天子啊圣德遠揚,端莊的皇后啊陰柔教化安康。登上若木啊端坐在明堂,以蒙汜為池啊以扶桑為家。武力教化止息啊文化昌盛,禮樂彰顯啊大臣賢良。君臣名分已定啊君主萬壽無疆,就算顏子重生啊也會彷徨。仿佛有個人啊在天的另一方,以忠誠為衣啊以誠信為裳。吃著白玉啊飲著瓊漿,心里思念著君主啊道路漫長。
明明:圣明的樣子。
穆穆:端莊恭敬的樣子。陰化:舊指婦女的教化。
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蒙汜:古代神話中太陽所入之處。扶桑:古代神話中海外的大樹,據說太陽從這里升起。
偃:停止。
股肱:比喻帝王左右輔助得力的臣子。
顏子:指顏回,孔子的弟子,以賢德著稱。徒:徒然,白白地。皇皇:彷徨,心神不定。
荃:香草名,喻君主。
此詩可能創作于宮廷活動中,當時社會政治相對穩定,統治者注重文化建設和禮樂制度。詩人創作此詩意在歌頌天子皇后的圣德以及國家的繁榮昌盛,表達對國家政治清明、君臣和諧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天子皇后圣德和國家昌盛,突出特點是運用神話意象、語言典雅莊重。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宮廷詩歌的創作風格和審美傾向,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陰機誰使弄嘩嘩,摽彼無梅漫有花。
銀海夜潮猶未落,火輪朝馭早相加。
應慚余潤歸麰麥,未怯隆寒戰齒牙。
莫笑鬢毛輕點綴,龍鐘奸黠兩矜夸。
喜樂民宜甚,平反笑屢春。
故應熊夢協,還見鳳毛新。
桂籍他年繼,桑弧舊俗因。
豈無湯餠會,也合到窮賓。
讀書老不入,屢讀屢遺忘。
遇事欲強記,轉首輙怊悵。
以此趨事為,豈但成嘲謗。
人豈不自知,去矣殆天放。
盍簪相與記春芳,落去爭如桂影香。
故覓層臺延曠望,可無尊酒泛寒光。
交揮玉麈傾懷盡,半仄冰輪耿夜長。
坐到銀河分曉色,彤霞金暈更蒼涼。
車塵馬足兩紛綸,談叟渾如谷口真。
閙里光陰渠不駐,靜中滋味我嘗新。
高眠展轉三竿日,熟飲頻煩一甕春。
請看夏畦勞瘁者,歲寒當與子相親。
瑯玕轉景蒼虬立,露腳斜飛冷光濕。
人歸芳草恨苕苕,劍珮生寒秋水澀。
離離箕斗正相望,交流帳合金波入。
風前搖袂思沉沉,雷云不動蛟龍蟄。
積陰掃秋風,吹作今夕月。
山岳四高寒,天地一澄澈。
幽人渺何許,應喜清暉發。
一樽不同樂,孤光共愁絕。
蒙溪有廣廈,先生居之安。
雅得林泉樂,不與塵土干。
隠隠揖遙碧,彌彌濯清川。
高明意乃適,至游情所耽。
世故蠟味薄,豈待寶所參。
北窗接陶令,素月撫阮咸。
終吉遂無咎,位置遵連山。
邈哉巖壑老,公契如金蘭。
揆此宅相奇,歡然談笑間。
落落幽勝處,安得同游盤。
媿我西北客,恨匪戶籍占。
但當風月夕,遐想冰雪顏。
栽花為事業,種秫是謀猷。
不羨兩蝸角,從教雙鬢秋。
登樓山抹黛,垂釣水澄眸。
此樂應誰侶,雩風昔從游。
浮生均是大槐宮,永日聊便竹簟風。
若要語言求要妙,猶將筆墨畫虛空。
一區聊寄塵囂外,萬景皆歸眺望中。
敢似越雞孵鵠卵,正慚云將問鴻蒙。
有若人兮眇何所,投蘭袂兮江之滸。
杜蘅約席兮桂柏為宇,胡為乎終年而在茲。
前有沅湘之深水兮,后有岳麓之重阻。
聊逍遙于山阿,可以避歲寒之風雨。
吾儕此道竟須伸,抱負堂堂況不倫。
每喜高才皆正論,異時公議有廷臣。
落花流水方愁客,細雨輕寒不著人。
且力韜鈐加強飯,未須俯首嘆湮淪。
日浄嵐光上,山藏野意添。
海潮來隠幾,越岫巧當簾。
絕俗宜招隠,論詩未屬厭。
居雖朝市近,事事見安恬。
草木榮兮春歸,桃李芳兮菲菲。
彼日月兮如馳,人生行樂兮能幾時。
上林池館變荊棘,姑蘇臺榭游狐貍,人生行樂兮能幾時。
能幾時兮可奈何,當歌莫惜朱顏酡。
黟歙與端璞,爭雄稱權奇。
馬肝乃正色,龍尾終視儀。
霜毫瀹紫玉,松煙生華滋。
都付文學老,看誦浯溪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