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復作文房四物詩因用其韻 筆
銳精文字里,今古嘆毛錐。職在中書貴,功因大手奇。楮君頻借重,墨客最相知。絕跡頭童日,麟經萬世師。
琢就陰崖骨,良工用意勤。沼心初受水,鏡面已生云。自比圭璋質,能成翰墨勛。千金酬重價,端石世傳聞。
結繩嗟已遠,書尺濟斯民。汗竹功猶淺,香皮世益珍。廉方能潔己,舒卷解隨人。一自逢毛穎,交情日日親。
筆陣須鍪甲,輕煙久秘藏。犀文誇妙手,魚腹驗真方。制就玄圭象,磨成點漆光。東齊吾注易,誰遺一丸香。
銳精文字里,今古嘆毛錐。職在中書貴,功因大手奇。楮君頻借重,墨客最相知。絕跡頭童日,麟經萬世師。
琢就陰崖骨,良工用意勤。沼心初受水,鏡面已生云。自比圭璋質,能成翰墨勛。千金酬重價,端石世傳聞。
結繩嗟已遠,書尺濟斯民。汗竹功猶淺,香皮世益珍。廉方能潔己,舒卷解隨人。一自逢毛穎,交情日日親。
筆陣須鍪甲,輕煙久秘藏。犀文誇妙手,魚腹驗真方。制就玄圭象,磨成點漆光。東齊吾注易,誰遺一丸香。
筆鋒在文字中銳利精進,古往今來都贊嘆這毛錐(筆)的神奇。它在中書省職分尊貴,因大手筆之人而成就奇功。常被紙(楮君)倚重,與文人墨客最為相知。直到筆鋒磨損、筆桿光禿之日,仍如《春秋》(麟經)般成為萬世之師。以山崖之竹精心雕琢筆骨,能工巧匠用心良苦。筆鋒初蘸墨汁如小池承水,濕潤后似鏡面上騰起輕云。筆自比玉質般珍貴,能成就翰墨功勛。千金難買其貴重,端石制筆的美名傳于世間。結繩記事的時代已遠,筆墨書信救濟百姓。竹簡記載功績尚淺,香皮紙更受珍視。筆身方正廉潔能自守,舒展收卷隨人所用。自與筆(毛穎)相交,情誼日益深厚。筆陣如戰需筆如盔甲,墨香長久秘藏。筆上犀紋彰顯妙手,魚腹藏筆驗證真方。制成如玄圭般的筆形,磨出如點漆般的光澤。我在東齊注《易》,是誰贈我一丸墨香?
毛錐:毛筆的別稱,因筆桿細長如錐得名。
楮君:紙的代稱,楮樹皮可造紙,故以“楮君”稱紙。
麟經:指《春秋》,傳說孔子作《春秋》,有麟出現,故以“麟經”代指經典。
圭璋:玉制禮器,比喻珍貴之物,此處形容筆的質地精良。
汗竹:古代竹簡需烤竹去水分(汗)后書寫,代指竹簡或史書。
毛穎:筆的代稱,出自韓愈《毛穎傳》,以擬人手法稱筆為“毛穎”。
鍪(móu)甲:頭盔與鎧甲,此處比喻筆在“筆陣”中的銳利如戰具。
此詩為和明復《文房四物詩》而作,主題聚焦“筆”。創作背景或為文人雅集唱和,通過詠物表達對文房器物的珍視,反映宋代文人對文化工具的關注與對傳統的傳承。
全詩從筆的功能(記錄文字)、工藝(雕琢陰崖骨)、關聯(與紙、文人相交)、文化意義(助成經典)等多維度展開,突出筆在文明傳承中的核心作用,是一首兼具實用性與文學性的詠物詩,體現宋代文人對文房器物的細膩觀察與文化情懷。
輕斂翠蛾呈皓齒,鶯囀一枝花影里。
聲聲清迥遏行云,寂寂畫梁塵暗起。
玉斝滿斟情未已,促坐王孫公子醉。
春風筵上貫珠勻,艷色韶顏嬌旖旎。
南齊天子寵嬋娟,六宮羅綺三千。潘妃嬌艷獨芳妍,椒房蘭洞,云雨降神仙。
縱態迷歡心不足,風流可惜當年。纖腰婉約步金蓮,妖君傾國,猶自至今傳。
寂寂畫堂梁上燕,高卷翠簾橫數扇。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
愁倚錦屏低雪面,淚滴繡羅金縷線。
好天涼月盡傷心,為是玉郎長不見。
碧桃紅杏,遲日媚籠光影,彩霞深。
香暖熏鶯語,風清引鶴音。
翠鬟冠玉葉,霓袖捧瑤琴。
應共吹簫侶,暗相尋。
隴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獨坐窺煙陌。
樓際角重吹,黃昏方醉歸。
荒唐難共語,明日還應去。
上馬出門時,金鞭莫與伊。
遠山愁黛眉,橫波慢臉明,膩香紅玉茜羅輕。深院晚堂人靜,理銀箏。
鬢動行云影,裙遮點屐聲,嬌羞愛問曲中名。楊柳杏花時節,幾多情?
卷荷香淡浮煙渚,綠嫩擎新雨。繡窗疏透曉風情,象床珍簟冷光輕,水紋平。
九疑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斂。不堪相望病將成,鈿昏檀粉淚縱橫,不勝情。
池塘煙暖草萋萋。惆悵閑宵,含恨愁坐,思堪迷。
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
偏記同歡秋月低,簾外論心,花畔和醉,暗相攜。
何事春來君不見,夢魂長在錦江西。
春情滿眼臉紅綃,嬌妒索人饒。星靨小,玉珰搖,幾共醉春朝。
別后憶纖腰,夢魂勞。如今風葉又蕭蕭,恨迢迢。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裊。
風流帝子不歸來,滿地禁花慵掃。
離恨多,相見少,何處醉迷三島。
漏清宮樹子規啼,愁鎖碧窗春曉。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夢等閑成,逡巡覺后,特地恨難平。
紅燭半消殘焰短,依稀暗背銀屏。枕前何事最傷情,梧桐葉上,點點露珠零。
春深花簇小樓臺,風飄錦繡開。
新睡覺,步香階,山枕印紅腮。
鬢亂墜金釵,語檀偎。
臨行執手重重囑,幾千回。
柳如眉,云似發。姣綃霧縠籠香雪。
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
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秋色清,河影淡,深戶燭寒光暗。
綃幌碧,錦衾紅,博山香炷融。
更漏咽,蛩鳴切,滿院霜華如雪。
新月上,薄云收,映簾懸玉鉤。
楚腰蠐領團香玉,鬢疊深深綠。月蛾星眼笑微嚬,柳妖桃艷不勝春,晚妝勻。
水紋簟青紗帳,霧罩秋波上。一枝嬌臥醉芙蓉,裊宵不得與君同,恨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