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五十六
秋風生夜涼,
壞壁吟寒螀。
的的祖師意,
明明不覆藏。
秋風生夜涼,
壞壁吟寒螀。
的的祖師意,
明明不覆藏。
秋風吹來,夜晚變得寒涼;破敗的墻垣邊,寒蟬在低聲吟唱。那真切的祖師深意,明白清晰,從未隱藏。
寒螀(jiāng):寒蟬,秋蟬。
的的(dídí):分明、清楚的樣子。
覆藏:隱藏、掩蓋。
此為禪宗偈頌,多作于僧人日常修行或開示之際。詩中以秋夜景象為引,當是詩人秋日靜修時,由自然之景觸發對祖師心法的體悟,強調佛法本自明了,無需外求。
全詩借秋夜涼寂之景,引出對祖師深意的領悟,體現禪宗“明心見性”“佛法無隱”的核心思想,語言質樸而意旨深遠,是禪宗偈頌中“以景喻理”的典型之作。
執手東歸意惓然,自言醬瓿守吾玄。
越吟伉激知難忍,燕市湛冥豈逐便。
火色臨分心戚戚,淚泉迸注夜悁悁。
問奇約訪吳門宅,腹痛明年剩過阡。
滿路敲金插綵旗,
此時心事即良知。
回頭肯向慈庭用,
念念吾親定不欺。
客舟晚系衛河濱,卻憶論詩謝茂秦。
異代風煙青海宅,中原壇坫白衣人。
關河墓遠魂難返,車笠盟寒事莫論。
回首三弇文藻地,風流一樣絕音塵。
志士感幽寂,杜門臨晚晴。
流年無奈老,永夜有馀清。
秋夏欲交處,古今皆此聲。
羈愁與離恨,為爾忽相并。
步出城西門,高墳何累累。
年深墳土裂,白骨委蒿萊。
墳傍哭者誰,云是白骨兒。
生既為死泣,死亦待生悲。
哀哉億千劫,無有淚絕時。
遂有還家樂,跳梁賊盡平。舉家開笑口,一棹出江城。
兒女團圞坐,風波自在行。驚魂猶未定,夜半莫呼兵。
即別潮州去,還從蓬辣歸。累人行篋少,滯我客舟遲。
顛倒歸來夢,驚疑痛定思。便還無處所,已喜免流離。
一炬成焦土,先人此敝廬。有家真壁立,無樹可巢居。
小婦啼開篋,群童喜荷鋤。苔花經雨長,狼藉滿家書。
便免顛連苦,相依此一窩。窗虛添夜冷,屋漏得天多。
豺虎中原氣,蛟螭海上波。掃除勤一室,此志恐銷磨。
千載桃源信不通,鏡湖西塢擅春風。
舟行十里畫屏上,身在西山紅雨中。
俗事挽人常故故,夕陽歸棹莫匆匆。
豪華無復當年樂,爛醉狂歌亦足雄。
漢江江上看同云,歲晚盧園雪片紛。未擬皇華歌折柳,且因地主倒芳樽。
綺席名園爛飲時,翠盤妙舞逞腰肢。東皇未布青陽律,過客先歌白雪詩。
師整亦勁敵也,
將能彼有人焉。
國老可當十萬,
兒輩止消八千。
意山書屋我曾過,無句堪題邵子窩。
賣賦近聞車轍滿,乞錢常致酒材多。
檐前綠竹添新筍,石上盤根長舊柯。
莫笑客為湯餅至,攜尊高唱待如何。
交衢塵霧祗相煎,
回首山林去未緣。
安得委心無一事,
陪公清話許忘年。
道雪無香都不是,峭寒一點春融。昨宵煙月水涵空。粉肥略滯影,綠弱不禁風。
遙與碧窗人似玉,檀心深鎖重重。倚闌初日照憨慵。春纖珠串墜,仙袂素羅松。
飛閣懸崖俯萬尋,靈巖對酒落峰陰。
仙人窟宅還高下,幻跡熹微自古今。
龍虎尚馀丹鼎氣,鸞凰時度紫霄音。
滄洲滿目堪乘興,莫問蓬萊路淺深。
三十六鴛鴦,睡損秋光。個儂貪耍未成妝。借得鄰家新艇子,蕩槳橫塘。
蓮子怕空房,綠扇凋傷。纖纖偏愛小紅香。說道菱花能向日,且弄斜陽。
亸袖無言檀注小,窗前曾見微行。隔窗聞喚侍兒名。風飄鶯語脆,故是向人聲。
兩字輕綃和小玉,千嬌百媚橫生。吹來氣作楚蘭馨。今生有分么,消受一聲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