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當軒集有何事不可為詠史二首即效其體 其一
何事不可為,乃妄學堯舜。功高國愈危,權重主亦震。
九錫書方來,三讓表已定。天子愿避賢,群公競勸進。
太常具禮儀,太史奏瑞應。于是高筑壇,威儀一何盛。
曰皇帝臣某,謹以元牡請。神器無久曠,天位宜早正。
臣敢執小節,而久稽大命。乃召故君來,朕命爾其聽。
庸建爾上公,往哉罔勿敬。無何讓王薨,乃以天子贈。
車駕自臨送,震悼若弗勝。嗚呼將誰欺,欺天天不信。
唐宋均爾爾,吾無責魏晉。
何事不可為,乃妄學堯舜。功高國愈危,權重主亦震。
九錫書方來,三讓表已定。天子愿避賢,群公競勸進。
太常具禮儀,太史奏瑞應。于是高筑壇,威儀一何盛。
曰皇帝臣某,謹以元牡請。神器無久曠,天位宜早正。
臣敢執小節,而久稽大命。乃召故君來,朕命爾其聽。
庸建爾上公,往哉罔勿敬。無何讓王薨,乃以天子贈。
車駕自臨送,震悼若弗勝。嗚呼將誰欺,欺天天不信。
唐宋均爾爾,吾無責魏晉。
有什么事不能做?卻虛妄地效仿堯舜禪讓。功勞越高國家越危險,權力越重君主越震恐。九錫的詔書剛下達,三次辭讓的表章已寫定。天子自稱愿讓賢,群臣競相勸進。太常準備好禮儀,太史奏報祥瑞。于是高筑受禪壇,威儀何等盛大。稱'皇帝臣某,謹用黑色公牛祭告'。帝位不能久空,君位應早確定。臣豈敢固守小節,而長久拖延天命。于是召來舊君,'朕命你聽著:封你為上公,前往不要不敬。'不久禪位的舊君去世,以天子之禮追贈。皇帝親自送葬,悲痛得難以承受。唉,這是欺騙誰?欺騙上天,天也不會信。唐宋都是如此,我不單獨責備魏晉。
九錫書:古代帝王賜給權臣的九種禮器,象征最高禮遇,常為篡位前奏。
三讓表:權臣假意推辭帝位的表章,以示謙遜。
太常:官名,掌禮樂郊廟社稷事宜。
太史:官名,掌天文歷法、修史等。
元牡:黑色公牛,用于祭祀的純色雄牛。
神器:指帝位、政權。
故君:被廢黜的前朝君主。
讓王:禪讓帝位的君主。
爾爾:如此,這樣。
此詩為清代詩人黃景仁《兩當軒集》中詠史組詩之一。黃景仁一生困頓,關注歷史與現實,此詩借詠史針砭時弊。創作背景或為對封建王朝權臣篡位現象的總結,通過魏晉至唐宋的歷史案例,揭露'禪讓'背后的權力博弈與虛偽本質,反映詩人對歷史循環的深刻思考。
詩以'何事不可為'起問,通過鋪陳權臣篡位的具體步驟(受九錫、上勸進、筑壇受禪、貶舊君、追贈等),層層揭露其'學堯舜'的虛偽性,最終以'欺天'之論直斥本質。語言冷峻如史筆,批判犀利,是清代詠史詩中揭露權力斗爭虛偽性的代表作。
當年鐵馬渡襄江,敵國聞風夜納降。今日卻歸江上去,峴山青滿讀書窗。
雨后深林竹筍肥,渡頭風急柳花飛。柴門不掩綠陰靜,人在閑窗試苧衣。
七日復七夜,雨聲檐際懸。遙山開復隱,野水斷仍連。禾實真生耳,苔文漫作錢。為農資百畝,不是敢憂天。
樟亭離席散,遙發畫幡車。飛雉新阡麥,啼鶯故苑花。望山登郡閣,行水到田家。莫道凝香句,前人獨可夸。
悵濛濛細雨濕花梢,霎時現晴霄。漸霜侵鴛浦,風搖雁溆,月墜虹橋。是處荷殘柳瘁,隱隱亂紅飄。惟有門前水,東去迢迢。不忍登高極目,望皖江城郭,烽火頻燒。念曩時親侶,爭奈苦飄搖?想征人、天涯羈旅,恨年來、風雨阻歸橈。爭知我,畫樓思婦,忍弄銀簫?
游冶章臺醉舞塵,虛文假飾豈吾倫。眠花耽酒倘成錯,苦煞幾多天上人。
流槎漂泊海南州,晦跡林泉漸有秋。憂死杞人誰理會,讀窮莊子我何求。天中云過山微塌,嶺下煙蒸樹欲浮。似此風光莫多問,重吟細把足羈留。
小小園池盡自清,不曾誇大命新名。看花看竹多佳客,竹與追陪花送迎。
毛君落落人中英,能以六物推人生。失明雖嘆卜子夏,有術未讓嚴君平。眼前紛華付冥漠,胸中造化通微精。時復開口論世事,言議激烈非縱橫。錢塘六月暑如炙,一見使我囂煩清。謂我生辰吉無咎,亦或有日成功名。而予壯志日已倦,頗覺與世如忘情。詠歌太平本我事,蕭條此意將誰明。重山密林長在夢,幾欲歸去終銷聲。逆旅別子乏投贈,白璧非重言非輕。但期珍重勉自愛,與子會結滄洲盟。
野人一過竹林寺,無數竹枝生白煙。江近玉龍埋碧草,月明黃鶴下芝田。樹銜宿雨啼山鷓,花落春風老杜鵑。何日來分云半榻,故人不用買山錢。
何必驂鸞上五云,由來吾道貴全身。君看白日沖霄者,多是偷桃竊藥人。
未辨歸山計,今年學作官。簿書妨好夢,塵土敗馀歡。但有妻孥累,初無肺腑寬。從來畜鮭菜,不上八珍盤。
立春才二日,撩亂雪花飛。陰晦云同色,嚴凝曉肆威。擁爐頻熾火,對酒趣添衣。德澤終當布,斯民莫嘆欷。
峴山深刻照乾坤,善政千年儗并論。魚藻載歌榮晝接,虎符重剖慰思存。風前旌旆河南路,雨后桑麻漢上村。送別祇今何必遠,佇看玄發入都門。
覆羹真得皂囊書,錦水元來勝石渠。但寶銀鉤并鐵畫,何須玉帶與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