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
水聲離閘小,鐙火隔林微。
驟雨移山去,羈人趁夜歸。
村因滑徑遠,星為濕云稀。
遙想溪橋外,蒼煙冷竹扉。
水聲離閘小,鐙火隔林微。
驟雨移山去,羈人趁夜歸。
村因滑徑遠,星為濕云稀。
遙想溪橋外,蒼煙冷竹扉。
離開水閘,水聲逐漸變小;燈火隔著樹林,光線微弱朦朧。驟雨仿佛將山巒移走,羈旅之人趁著夜色急切歸來。村路濕滑難行,村落顯得更加遙遠;濕潤的云層籠罩,星星也變得稀疏。遙想那溪橋之外,青色的煙霧中,竹門清冷孤寂地立著。
鐙火:同“燈火”,古“鐙”通“燈”。
羈人:客居在外、漂泊他鄉的人。
濕云:因雨后濕潤而顯得厚重的云層。
蒼煙:青色的煙霧,多形容朦朧的夜色。
竹扉:用竹子編成的門。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羈旅歸鄉途中。驟雨初歇,詩人趁夜趕路,沿途見水閘漸遠、燈火朦朧,又遇濕滑路徑、稀疏星子,歸心更切,遂遙想家中竹扉,觸景生情而作此詩。
全詩以“夜歸”為線索,通過途中所見所感,描繪雨夜歸程的艱辛與歸心的迫切,情景交融,意象鮮明,展現了詩人對家園的深切思念,語言質樸而意境幽遠。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
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只緣多。
春官南院粉墻東,地色初分月色紅。
文字一千重馬擁,
莫怪云泥從此別,總曾惆悵去年中。
天臺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黃梅盡,山苗半夏新。
陽烏晴展翅,陰魄夜飛輪。
坐冀無云物,分明見北辰。
愁聲秋繞杵,寒色碧歸山。
送將歡笑去,收得寂寥回。
佳人臥病動經秋,簾幕襤縿不掛鉤。
四體強扶藤夾膝,惆悵近來銷瘦盡,淚珠時傍枕函流。
晚樹春歸后,花飛鳥下初。
參差分羽翼,零落滿空虛。
風外清香轉,林邊艷影疏。
輕盈疑雪舞,仿佛似霞舒。
萬片情難極,遷喬思有余。
微臣一何幸,吟賞對寒居。
吳女秋機織曙霜,冰蠶吐絲月盈筐。
金刀玉指裁縫促,唯愁陌上芳菲度,狼藉風池荷葉黃。
鳳城連夜九門通,帝女皇妃出漢宮。
千乘寶蓮珠箔卷,
長樂曉鐘歸騎后,遺簪墮珥滿街中。
水光春色滿江天,蘋葉風吹荷葉錢。
香蟻翠旗臨岸市,
不怕江洲芳草暮,待將秋興折湖蓮。
陰云颯颯浪花愁,半度驚湍半掛舟。
聲盡云天君不住,余魄豈能銜木石,獨將遺恨付箜篌。
玉輪江上雨絲絲,
公子游春醉不知。
翦渡歸來風正急,
水濺鞍帕嫩鵝兒。
黑云兵氣射天裂,壯士朝眠夢冤結。
祖龍一夜死沙丘,墓接驪山土未干,瑞光已向芒碭起。
陳勝城中鼓三下
金粉為書重莫過,
黃庭舊許右軍多。
請看今日酬恩德,
何似當年為愛鵝。
秦王宮闕靄春煙,珠樹瓊枝近碧天。
御氣馨香蘇合啟,
從此咸陽一回首,暮云愁色已千年。
江上烹魚采野樵,
鸞枝摧折半曾燒。
未經良匠材雖散,
還能萬里傳山水,
三峽泉聲豈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