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磨贊
九年壁觀顯家風,
半是真誠半脫空。
一葦不知何處在,
長江依舊水流東。
九年壁觀顯家風,
半是真誠半脫空。
一葦不知何處在,
長江依舊水流東。
九年面壁修行彰顯禪宗門風,半是真誠修持半是空脫悟境。當年一葦渡江的身影不知去向,長江水依然向東靜靜流淌。
壁觀:指達摩在嵩山面壁靜坐九年的修行方式,是禪宗初期的重要修行方法。
家風:此處指禪宗門派特有的修行風格與傳承精神。
脫空:空脫、超脫,指超越具體形式的悟境。
一葦:典出達摩“一葦渡江”傳說,據(jù)《景德傳燈錄》載,達摩用一根蘆葦渡過長江。
此詩為達摩贊類作品,應創(chuàng)作于禪宗文化盛行時期。作者通過達摩面壁、渡江等經典典故,結合自身對禪宗修行的理解,以詩性語言詮釋達摩精神與禪理。
全詩以達摩典故為核心,前兩句評說其修行的真誠與空脫,后兩句以“一葦”難覓、長江東去作結,暗含對修行本質超越形式、回歸自然的哲思,是禪意與詩境融合的小品。
秋風鳴玉雨疏疏,嫩綠臨窗半卷舒。似是相知慰牢落,朝來肯寄一緘書。
前日看花正薄陰,重來晴日更精神。莫教容易飛花片,且放千林自在春。
團蒲曲幾動凄馨,遲暮何心斗尹邢。小破枯禪曾不懺,從渠一念幾千齡。
行遍山東黃葉村,縱橫草路細難分。荒雞戶暗蟏蛸月,落雁天黏?稏云。下澤車傍懸酒榼,延陵詞畔讀碑文。空山更覓牛羊徑,入獸依然不亂群。
莫看無心與有心,無心爭得悟天心。有心畢竟為心累,有無俱捐覺性純。
王郎豪翰落明珠,自合鹓行儼帝居。底事奉常思協(xié)律,不歸天祿更讎書。
山玄水蒼重,進揖退揚清。靜有如圭德,行無變玉聲。韋弦非中度,蘭蕙欠鏘鳴。幾憶陪朝會,交相間九成。
宿雨飛花阻擷芳,寄題端欲為增光。何時登攬快晴日,瀹茗揮毫看瑞香。
晴日東山飽看花,歸來野路已昏鴉。坡頭認得疏籬處,薝卜林中李老家。
相看動是隔年期,立盡銀河欲沒時。不負九秋風露冷,彌天幽怨一花持。
雪霽高陽里,欣欣春意深。舊游還入眼,何處復揮金。塵表誰南北,杯中失古今。重憐非土木,猶自一沉吟。
鉤簾坐對西山雪,菌閣前頭正向陽。剡水當時元有戴,谷城今日可無張。披云松樹鱗鱗濕,瞰屋山泉角角方。染就綠霞春帖子,不妨青鳥便銜將。
艮兌交重山澤損,戒人懲忿絕嗔癡。損之又損無懲窒,絕學無為入圣基。
雨行如漏蓬,側身半車中。風翻荷葉白,難可為芙蓉。向來三重茅,仰屋嘆穿空。已經亂離苦,志念常從容。
雨馀東北望銀屏,一帶寒山映骨清。誰道西風能換物,染紅楓樹亦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