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雨二首 其二
赤日黃塵江上村,徵租惟有吏過門。
微風敢喜北窗臥,大旱恐非東海冤。
千載傅巖疑可致,一篇洪范向誰論。
青蔬半畝垂生死,且喚鄰翁共灌園。
赤日黃塵江上村,徵租惟有吏過門。
微風敢喜北窗臥,大旱恐非東海冤。
千載傅巖疑可致,一篇洪范向誰論。
青蔬半畝垂生死,且喚鄰翁共灌園。
赤日炎炎,黃塵漫天的江邊村落,只有收稅的官吏上門。有微風時,我欣喜地在北窗下休息,這大旱恐怕不是像東海孝婦那樣的冤獄導致的。傳說中傅說的雨澤,千年后似乎還能招致,但《洪范》中的治雨之術,又能向誰訴說?半畝青蔬面臨生死存亡,暫且叫鄰居老翁一起澆灌菜園。
赤日:烈日,火紅的太陽。
黃塵:黃色的塵土,形容干旱。
徵租:征收租稅。
東海冤:指東海孝婦的故事,出自《漢書·于定國傳》,孝婦被冤殺,郡中大旱三年。
傅巖:傅說曾隱于傅巖,后被商王武丁舉為相,傳說他為相時有甘雨。
《洪范》:《尚書》篇名,其中有關于雨、旸等自然現象與政治關系的論述。
垂生死:接近生死關頭,指面臨枯萎死亡的危險。
此詩約創作于作者經歷旱災時期,目睹江邊村落因大旱而民生凋敝,官吏仍催征租稅,故寫下此詩以表達對百姓疾苦的關切與對治旱無策的無奈。
全詩緊扣旱情,先描繪干旱村落與催租官吏的現實場景,繼以典故探討旱因與治策,最后轉向與鄰翁共灌園的務實之舉,層層遞進,深刻反映了旱災下的民生困境與詩人的民本情懷。
瀲滟晴光一鏡寬,漢宮羅綺畫中看。風搖翠蓋凌波出,霧洗紅妝映日寒。太液池邊香自繞,若耶溪上采應殘。莫教腸斷金陵客,載酒重過白玉欄。
夜宿吳山上,朝行莆海東。地偏元少雪,天闊自多風。不見波濤險,寧知造化功。百年神女廟,長護海霞紅。
二月中和氣序均,酒酣偏覺長精神。之人歡會何稀闊,惆悵尊前更惜春。
石家錦步障,玉署障黃薇。繁花迷睡蝶,香霧襲春衣。樂為遮風日,聊資賞郁菲。秪愁春事歇,轉眼又相違。
甃石為墻似鐵堅,民居高枕盡安眠。一般慣作穿箭者,莫事蒙莊胠篋篇。
黃塵污人廊廟具,蕭散風流誰比數。清言善畫浪相傳,遺恨千年機上女。
渚蓮紅亂風翻雨。雨翻風亂紅蓮渚。深處宿幽禽。禽幽宿處深。澹妝秋水鑒。鑒水秋妝澹。明月思情人。情人思月明。
山上朅來采新茗,新花亂發前山頂。瓊英動搖鐘乳碧,叢叢高下隨崖嶺。未必蓬萊有仙藥,能向鼎中云漠漠。越甌遙見裂鼻香,欲覺身輕騎白鶴。
銀角桃枝空有賦,鐵根藜杖可無詩。從今客到迎門待,還我維摩未病時。
座外群龍好舞戈,南征江海北爭河。別來大國成焦壤,何處名山可爛柯。與世低昂充酒怪,為人歌哭中詩魔。幽州剩稿南歸集,唱入秋墳死鬼多。
出城泛南溪,朝暮可往返。東西韋杜間,尺五天不遠。舟轉皇陂曲,岸帶青龍坂。夷猶一篙足,不待雙縆挽。回臨市橋艤,走就僧居飯。面山高閣重,入門蒼松偃。黯黯雨意來,蒼蒼野色晚。更欲窮上方,理履慚尚蹇。
芝堂無事啟丹經。香煙裊,慧燈明。聲和流玉音清。云收絕霧斂,眄平一色瑤池凈。洞天玄照瑞光凝。分明見,豁然惺。回眸返入道圓成。便忘形羽化,虛皇付我天符令。
新詩題贈遍瓊瑤,握手龍門路未遙。姓字三朝傳岳牧,風流一壑伴漁樵。芒鞋石室云隨杖,桂楫金沙月滿橋。極目錢塘秋漸爽,一尊同賦大江潮。
秋水芙蓉岸,孤帆天上歸。青山四面起,白雁數行飛。里父供新釀,家人浣舊衣。封侯定何事?且理釣魚磯。
夕陽雖好不多紅,綺思豪情付一空。閒以吟哦消歲月,絕無著述紹箕弓。名心久擲云霄外,壯志潛磨策簡中。屈指杖鄉今已屆,靦顏等作信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