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屏秋色?蕪城秋感
野照蕪城夕。送遠目、云水蒼茫不極。瓊蕊音遙,青樓夢杳,玉鉤人寂。何處認隋宮、見衰草寒煙堆積。攢一片、傷心碧。聽柳外哀蟬,風高響滯,如訴興亡舊恨,聲聲無力。
今昔。可勝悽惻。莫重問、錦帆消息。竹西歌吹,淮南笙鶴,盡成陳跡。轉眼又西風,辭巢越燕還如客。落葉千重蕭槭。萬事總銷沉,唯有清江皓月,曾照昔人顏色。
野照蕪城夕。送遠目、云水蒼茫不極。瓊蕊音遙,青樓夢杳,玉鉤人寂。何處認隋宮、見衰草寒煙堆積。攢一片、傷心碧。聽柳外哀蟬,風高響滯,如訴興亡舊恨,聲聲無力。
今昔。可勝悽惻。莫重問、錦帆消息。竹西歌吹,淮南笙鶴,盡成陳跡。轉眼又西風,辭巢越燕還如客。落葉千重蕭槭。萬事總銷沉,唯有清江皓月,曾照昔人顏色。
夕陽的余暉映照在荒蕪的城池上。極目遠眺,云水蒼茫無邊無際。美好的音信遙遠難尋,歌樓舊夢已杳,明月下空寂無人。何處能尋到隋朝的宮殿?只見衰草寒煙層層堆積。攢聚著一片令人心碎的碧色。聽那柳外哀鳴的秋蟬,風急聲滯,似在訴說朝代興亡的舊恨,聲聲無力。 今昔對比,怎不令人凄惻。不要重問當年煬帝錦帆的消息。竹西亭的歌舞,淮南的仙樂,都已成為陳跡。轉眼又起西風,離巢的越燕仿佛客居他鄉。落葉千重,一片蕭瑟。萬事終歸銷沉,唯有清江中的明月,曾照著古人的容顏。
蕪城:指揚州,因南朝宋鮑照《蕪城賦》得名,后多用以代指荒廢的城池。
瓊蕊音遙:指美好的音信或傳說遙遠難尋。瓊蕊,本指玉蘭花,此處喻美好事物。
隋宮:隋煬帝在揚州所建的行宮,如江都宮等,此處代指歷史遺跡。
錦帆消息:指隋煬帝乘錦帆龍舟下揚州的舊事,典出《開河記》。
竹西:揚州竹西亭,杜牧《題揚州禪智寺》有“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句。
淮南笙鶴:化用“淮南王雞犬升天”典故,喻指昔日繁華。
此詞或為作者秋日游歷揚州(古蕪城)時所作。揚州自隋唐起為繁華都會,然歷經戰亂后漸趨荒蕪。作者面對古城遺跡,追憶隋宮舊事、煬帝奢華,又見秋景蕭瑟,今昔對比之下,生發出對歷史興亡、人事變遷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詞。
全詞以“秋感”為線索,上片借蕪城秋景與隋宮遺跡,勾勒歷史蒼涼;下片由今昔對比,嘆繁華消歇。通過意象疊加與典故運用,將個人感懷與歷史興替相融合,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一首感慨歷史變遷的抒情佳作。
楊柳多短枝,短枝多別離。
贈遠累攀折,柔條安得垂。
青春有定節,離別無定時。
但恐人別促,不怨來遲遲。
莫言短枝條,中有長相思。
朱顏與綠楊,幷在別離期。
北闕三春晚,南榮九夏初。
黃鶯弄漸變,翠林花落余。
瀑流還響谷,猿啼自應虛。
早荷向心卷,長楊就影舒。
此時歡不極,調軫坐相于。
睿哲維唐,長發其祥。
帝命斯祐,王業克昌。
配天載德,就日重光。
本支百代,申錫無疆。
惟圣格天,惟明饗日。
帝郊肆類,王宮戒吉。
珪奠春舒,鐘歌曉溢。
禮云克備,斯文有秩。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戰伐有功業,焉能守舊丘。
召募赴薊門,軍動不可留。
千金買馬鞭,百金裝刀頭。
閭里送我行,親戚擁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進庶羞。
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
大業龍祉,徽音駿尊。
潛居皇德,赫嗣天昆。
展儀宗祖,重誠孝孫。
春秋無極,享奏存存。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陜中。
山川入虞虢,風俗限西東。
樹古棠陰在,耕余讓畔空。
鳴笳從此去,行見洛陽宮。
粒食伊始,農之所先。
古今攸賴,是曰人天。
耕斯帝籍,播厥公田。
式崇明祀,神其福焉。
祝史正辭,人神葉慶。
福以德招,享以誠應。
六變云備,百禮斯浹。
祀事孔明,祚流萬葉。
夜如何其,明星煌煌。
天清容衛,露結壇場。
樹羽幢幢,佩玉鏘鏘。
凝精駐目,瞻望神光。
金輿巡白水,玉輦駐新豐。
紐落藤披架,花殘菊破叢。
葉鋪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紉珮蘭凋徑,舒圭葉翦桐。
昔地一蕃內,今宅九圍中。
架海波澄鏡,韜戈器反農。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至矣丕搆,烝哉太平。
授犧膺箓,復禹繼明。
草木仁化,鳧鹥頌聲。
祀宗陳德,無媿斯誠。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直為經過行處樂,不知虛度兩京春。
去年余閏今春早,曙色和風著花草。
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幷在長安道。
自從關路入秦川,爭道何人不戲鞭。
公子途中妨蹴踘,佳人馬上廢秋千。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
遠看驪岫入云霄,預想湯池起煙霧。
煙霧氛氳水殿開,暫拂香輪歸去來。
今歲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將軍在重圍,音信絕不通。
羽書如流星,飛人甘泉宮。
倚是幷州兒,少年心膽雄。
一朝隨召募,百戰爭王公。
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東。
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
汗馬牧秋月,疲兵臥霜風。
仍聞左賢王,更欲圖云中。
涼風吹遠念,使我升高臺。
寧知數片云,不是舊山來。
故人天一涯,久客殊未回。
雁來不得書,空寄聲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