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戒篇 其二
不聞舂爾糧,不見治爾裝。
老幼一船載,不知往何方。
皆云寇且至,安問梓與桑。
復有多田翁,欲去憂田荒。
姑且營菟裘,一椽租山鄉。
那知山中地,狐貍而豺狼。
有朝伏莽起,空爾橐與囊。
客自杭州來,亦言如蜩螗。
十室九則空,存者心傍徨。
頓令數日內,價高黃頭郎。
噫嘻此何象,平日真羲黃。
不聞舂爾糧,不見治爾裝。
老幼一船載,不知往何方。
皆云寇且至,安問梓與桑。
復有多田翁,欲去憂田荒。
姑且營菟裘,一椽租山鄉。
那知山中地,狐貍而豺狼。
有朝伏莽起,空爾橐與囊。
客自杭州來,亦言如蜩螗。
十室九則空,存者心傍徨。
頓令數日內,價高黃頭郎。
噫嘻此何象,平日真羲黃。
沒聽到為你舂米備糧,沒看到為你整理行裝。老老少少都載在一條船上,不知道要前往何方。都說賊寇即將到來,哪還顧得上故鄉。還有很多擁有大片田地的老翁,想離開又擔憂田地荒蕪。暫且去營造養老之地,租一間屋子在山鄉。哪知山中的地方,盤踞著如狐貍豺狼般的壞人。有朝一日伏兵突起,就會讓你行囊空空。有客人從杭州來,也說那里混亂如群蟬鳴叫。十戶人家九戶空,留下的人心惶惶。頓時在這幾日內,船夫的價格高漲。唉,這是什么景象啊,平日這里真是如伏羲、黃帝時代般安寧。
舂(chōng):把谷類的殼搗掉。
梓與桑:指故鄉,古代常在家宅旁栽種梓樹和桑樹,后用作故鄉的代稱。
多田翁:擁有很多田地的老人。
菟(tú)裘:指養老的地方。
椽(chuán):放在檁上架著屋頂的木條,這里指一間屋子。
伏莽:指潛藏的壞人。
橐(tuó):口袋。
蜩螗(tiáo táng):蟬的別名,比喻紛擾不寧。
黃頭郎:船夫。
羲黃:伏羲和黃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這里指太平盛世。
推測這首詩創作于社會動蕩、戰亂頻發的時期。當時賊寇橫行,百姓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紛紛逃離家園。詩人目睹了這一社會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反映百姓的疾苦和社會的不安。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社會動蕩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白描和對比手法,生動展現了亂世景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為后人了解當時社會狀況提供了形象的資料。
草木秋微警,山川夏已深。
迎風云卷幕,沉日水浮金。
晚鳥吟高木,霏煙暝遠林。
杖藜循野澤,談笑不行吟。
寒日在東屋,鄰家晚雞啼。
闌班黃葉地,白日蟲鳴悲。
揚揚舊香草,白露雕華姿。
雖悲就搖落,所喜實離離。
幽雅敘衣食,備寒戒先期。
薪芻既收斂,酒醴亦時施。
嗟我無一廛,薄游倦東西。
眷言及農畝,歲晚空咨嗟。
芳物忽過半,寒食已闌珊。
園靜鳴鳥下,花稀新葉繁。
焚香翻貝葉,謝客掩柴關。
止酒方清坐,畦蔬助晚餐。
林花飛已久,芳草雨余長。
人靜槐庭午,簾斜竹院涼。
沾泥新筍白,封蠟煮醪香。
莫厭殘春醉,流鶯勸舉觴。
蕭蕭晚風起,孤舟愁思生。
篷窗一螢過,葦岸數蛩鳴。
老大畏為客,風波難計程。
家人夜深語,應念客猶征。
喜覺陽和近,山園策杖行。
草應知地暖,柳欲向人輕。
殘雪通春信,鳴禽報曉晴。
田閭未成計,搔首向春耕。
昔見君納婦,今見君抱孫。
先公力種德,子合大其門。
何為亦如我,有抱不得言。
崢嶸胸中氣,默默自吐吞。
誰如東坡老,感激論元元。
欲將洛陽裘,盡蓋江湖村。
既系海若頸,又鞭江胥魂。
意令仰天民,不隔頂上盆。
我獨乞禪床,一氣中夜存。
浮名一蹭蹬,萬事付莽鹵。惟余田園心,尚欲學老圃。
空庭春雪盡,平地灌膏乳。買花門前翁,栽插粲可數。
種之未浹日,晝夜風卷土。真須學抱甕,敢信春必雨。
隔墻見藜藿,氣欲陵棟宇。彼獨誰使之,時來遽如許。
石公神仙狂,脫落隠詩酒。余情到翰墨,落筆聞宇宙。
崢嶸龜山殿,風雨梁棟舊。煌煌三佛榜,鐵柱貫金紐。
開張宮室正,渾實山岳厚。井水駭龍跧,螘封觀驥驟。
欲知分毫初,一釂盡數斗。墨池氈作筆,神運不知手。
從容解牛際,蕭散善刀后。古來精絕藝,所貴神氣守。
嗚呼渦水側,爽氣一培??。微工付浩劫,念此終銷朽。
乾坤一大幻,妄計金石壽。惟有龕中人,吾生茲稽首。
東風流園開百花,繁紅釅白如晴霞。
主人殷勤勸客飲,我為滿釂酢以華。
游人酒客興未足,舉首白日西南斜。
人生有酒不肯飲,百年醒坐何為耶。
官事一酒甕,寢齋低竹簷。
朝昏睡過半,老病醉相兼。
樓晚雙旗裊,城昏疊鼓嚴。
隔江吹笛處,空碧帖新蟾。
東風吹曉麥青青,柯山樹頭紅鶴嗚。
窗間夢斷客嘆息,憶我去年臨汝城。
平池朱閣花如雪,峴山少室兩奇絕。
豈知崎嶇黃土崗,茅屋蘆籬風雨折。
殷勤寄語望嵩樓,此身強健會重游。
陳跡再尋難料得,正如三到舊黃州。
人才困齊量,能尺不能咫。
誰知錢京兆,獄訟間書史。
平明吏擁堂,過午掃階戺。
風威變奸傲,應若度淮枳。
清秋動高興,庭菊粲可喜。
栽培豈無情,收拾自棄委。
客來擷芳秀,歲晏聊爾耳。
新涼一尊酒,九日意在彼。
平生經濟手,張趙一泥滓。
何必餐落英,離憂對蘭芷。
苣甲如刀圭,蔞蒿未生葉。
紫芥綠如指,蕪菁苗過茁。
先生家四壁,食案稍羅列。
芬芳芼姜芥,每徹有余啜。
公侯烹五鼎,一飽廚流血。
神官計功罪,沉魄受陰殺。
先生飽捫腹,萬事致瑣屑。
載覽損益篇,終古守斯說。
古佛勝妙力,一泓常湛然。
禱祈供眾欲,守護頼師賢。
清碧晨齋罷,秋登寶供前。
自憐多病質,時許挹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