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芍藥謠
揚州夢斷狂飆起,綽約花魂度江水。異香片片團作云,飛墮豐臺幻紅紫。
豐臺芍藥顏色殊,萬花作會鋪錦毹。就中一枝最妖艷,玉盤捧出傾城姝。
王孫賞春蕩春目,量珠買春歡不足。曉來金彈打黃鶯,蝴蝶卻依花底宿。
可憐三月群芳殘,獨攜艷友憑雕闌。隔幕風搖彩幡冷,酒澆婪尾留春難。
粉醉紅酣日將暮,葉上愁題別離句。一聲鶗鴂怨春歸,絮亂絲繁夜迷路。
揚州夢斷狂飆起,綽約花魂度江水。異香片片團作云,飛墮豐臺幻紅紫。
豐臺芍藥顏色殊,萬花作會鋪錦毹。就中一枝最妖艷,玉盤捧出傾城姝。
王孫賞春蕩春目,量珠買春歡不足。曉來金彈打黃鶯,蝴蝶卻依花底宿。
可憐三月群芳殘,獨攜艷友憑雕闌。隔幕風搖彩幡冷,酒澆婪尾留春難。
粉醉紅酣日將暮,葉上愁題別離句。一聲鶗鴂怨春歸,絮亂絲繁夜迷路。
揚州的美夢被狂飆打斷,那嬌柔美好的花魂越過江水。奇異的花香一片片聚集成云,飄落到豐臺幻化成紅紫之色。豐臺的芍藥顏色獨特,眾多花朵匯聚如同鋪上華麗的地毯。其中有一枝最為嬌艷,就像玉盤捧出的傾城美人。王孫貴族賞春,目光被吸引,不惜重金買春仍覺歡樂不足。清晨用金彈打黃鶯,蝴蝶卻依偎在花底棲息。可惜三月時眾花凋零,獨自帶著這艷麗的芍藥倚靠在雕花欄桿上。隔著帷幕風搖著彩幡,透著寒意,用酒澆灌芍藥花,也難留住春天。芍藥花沉醉在粉與紅中,天色漸晚,在葉子上題寫著離別的詩句。一聲杜鵑啼叫埋怨春天歸去,如柳絮紛亂、絲線繁雜,讓人在夜里迷失了道路。
綽約:形容女子姿態柔美的樣子,這里形容芍藥花嬌柔美好。
錦毹(shū):錦緞地毯。
傾城姝:形容極其美麗的女子,這里比喻芍藥花。
量珠:用珍珠來衡量價值,指花費重金。
婪尾:指芍藥花,因芍藥花開在春末,被稱為“婪尾春”。
鶗鴂(tí jué):杜鵑鳥,其啼聲悲切,常被視為春歸的象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正值春日,豐臺的芍藥花盛開,吸引了眾多王孫貴族前來觀賞。詩人目睹了這一繁華景象,同時也感受到了春天即將逝去的氣息,從而創作了此詩,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和時光的感慨。
這首詩以豐臺的芍藥花為主題,描繪了芍藥花的艷麗和春日的繁華,同時抒發了春歸的哀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典之作,但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春日美景的喜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聲悲自語,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腸斷裂,搔首一長嗟。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和淚捻琵琶。
鼓鞞驚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風雨。歌闌酒罷,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駝背模糊,馬頭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 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涼酸楚。粉陣紅圍,夜深人靜,誰賓誰主?對漁燈一點,羈愁一搦,譜琴中語。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聲催箭,曉光侵闕。花覆千官鸞閣外,香浮九鼎龍樓側。恨黑風吹雨濕霓裳,歌聲歇。 人去后,書應絕。腸斷處,心難說。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事去空流東汴水,愁來不見西湖月。有誰知、海上泣嬋娟,菱花缺。
馬蕭蕭。燕支山中風飄飄。風飄飄。黃昏寒雨,直是無憀。 玉人何處教吹簫。十年不見心如焦。心如焦。彩箋難寄,水遠山遙。
獨依浙江樓,滿耳怨笳哀笛。猶有梨園聲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風雨怎禁得。回首華清池畔,渺露蕪煙荻。
苔逕傍巖斜,林間是道家。 夜潭魚戲月,春地鹿眠花。
萬仞青崖碧玉寒,巖蘿相引徹仙壇。
擁鼻微吟字字酸,冰心獨抱劇清寒。分明一掬新亭淚,莫作江湖小集看。
幽泉細石瀉泠泠,風格居然到四靈。一縷秋煙裊愁緒,可憐贏得鬢星星。
予謁告南歸,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過大槍嶺。抵大柳樹驛,時日過午矣,不欲但已,問驛吏,吏紿言,須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馬行三十里,稍稍聞從者言,前有清流關,頗險惡,多虎。心識之。
抵關,已昏黑,退無所止。即遣人驅山下郵卒,挾銅鉦束燎以行。山口兩峰夾峙,高數百尋,仰視不極。石棧嶇崟,悉下馬,累肩而上。仍相約,有警即前后呼噪為應。適有大星,光煜煜,自東西流。寒風暴起,束燎皆滅,四山草木蕭颯有聲。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銅征哄發,山谷響動。行六七里,及山頂,忽見月出如爛銀盤,照耀無際,始舉手相慶。然下山猶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計此關,乃趙檢點破南唐擒其二將處。茲游雖險,而奇當為平生絕冠。夜二鼓,抵滁陽。
十七日午,過全椒,趨和州。自幸脫險即夷,無復置慮。行四十里,渡后河。見面山隱隱,問從者,云:“當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過峰后,馬入山嘴,巒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數村,儼若武陵、仇池,方以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窮,始大駭汗。過野廟,遇老叟,問此為何山,曰:“古昭關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驅虎也。”時銅鉦、束燎皆不及備。傍山涉澗,怪石如林,馬為之避易;眾以為伏虎,卻顧反走,顛仆枕藉,呼聲甚微,雖強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復循嶺以行,諦視崖塹,深不可測,澗水潺潺,與風疾徐。仰見星斗滿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員昔嘗厄于此關,豈惡地固應爾耶?盡二鼓,抵香林。燈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離親之久,諸所弗計,冒險夜行,度二關,犯虎穴,雖瀕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謂不審也已!謹志之,以為后戒。
布布谷,哺哺雛。 雨苦苦,去去乎。 吾苦苦,吾苦苦, 吾顧吾姑。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擅晉文章。 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
吾邑佳山水以福山為最,距城南四十里,延袤綿亙,若屏障然。初入谷,四山交峙,澗水環流,循澗至寺門。一路松陰交翠,飛流濺沫,境幽矣,未曠也;由寺門至語石巖,望城市一面如指掌,曠矣,猶未大也;是時仰企簫峰,尚在天際,乃命樵夫數人伐山開道,支筇冒險至草堂故址。環坐其下,流連不忍去。起視前途,徑益險仄,從者皆有退志,予褰裳而前,直躋其巔,徘徊四望,一目千里。于是從游諸子相顧樂甚。乃別尋樵徑,紆道返寺。寺僧為予言:茲山峰最高者為簫曲洞,最邃者為雁腋石,最奇者為玉筍窩、一線天,巖最險者為梅花巖,泉最香冽者為語石泉。諸境皆在語石以上。顧近數年來,荊榛道塞,游人強半語石而止,過此能搜一二巖洞者難矣。相與一笑而別歸,以語筑野。筑野曰:“顧天下美境,非險艱無由得。而履險艱者非強有力或且垂成自止,斯游足以鑒矣。”予退而為之記。
芒種才過雪不霽,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駒步步行難穩,恐有蛇從鼻觀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