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庵種蓻六言八首 其一
且與古梅為友,
未論茯苓可仙。
一寸靈根蟠地,
十年黛色參天。
且與古梅為友,
未論茯苓可仙。
一寸靈根蟠地,
十年黛色參天。
暫且與古老的梅花結為好友,先不談茯苓能讓人成仙之事。那一寸長的靈根在地下盤繞生長,十年后青黑色的枝葉高聳入天。
蓻(zǐ):古同“秄”,禾苗生長的樣子。
茯苓:一種菌類,古人認為有延年益壽等功效。
靈根:這里指梅樹的根。
黛色:青黑色,這里形容梅樹枝葉的顏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溪庵過著閑適的生活,看到古梅生長有感而發,借詩表達自己安于自然、淡泊名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象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審美。
厭世非人情,衰年望子侄。送爾萬里行,百感集嗚咽。自吾成竟時,艱難生計拙。人視官為家,學與世同轍。兀散聊自娛,游心慕莊列。牽蘿補屋難,坐視藩籬撤。爾往晰新理,淑身即救國。并世無學人,人心遂蕩決。常懔風俗憂,勿與性情格。爾父病且衰,我死更旦夕。國危家偶存,所悲在來日。來日吾安知,極目海濤闊。
淮陽佐郡憂民切,京國為郎致主難。歲月催人雙鬢改,乾坤昭我一心丹。劍開古匣部牛斗,酒出奇兵戰夜寒。四海幸逢堯舜日,莫將心事問漁竿。
行藏俱莫問,難報是君親。風木馀雙淚,驅馳剩一身。半生焚硯債,未老倦游人。時事方蒿目,聊容招隱淪。
歲暮浮瀟湘,天空豁心目。霽日千林開,高云萬峰簇。江色巖霏水郭隈,垂蘿飛幌隱樓臺。疏松野寺鐘磬響,枯葦沙汀鴻雁哀。風煙奕奕紛奇狀,海賈湖商日流蕩。浣婦新妝映綠波,漁人密罟拋洪浪。年年歲歲此江津,今日人過非昔人。曾聞埋沒屈原骨,不復飄零賈誼身。楚人宮中罷歌舞,十二峰頭泣云雨。岸上誰家越女謳,珠簾羅幕桂堂幽。江南本自山川勝,日暮其如客子愁。當昔孫吳漢照烈,衡湘轉戰江流血。功臣名將巳寂寥,石碑銅柱俱淪滅。秦皇威力震羌胡,仍回車駕遍寰區。馳道至今瀟水上,秋風惟見白云孤。白云孤以飛,湘水自南下。安得從之亦北旋,東園種竹耕西野。
爽籟晴瀟湘,輕綃映寒碧。節高風自清,中虛體常直。何物撐嶙峋,無乃玉屏石。依此盤錯根,砥礪時相益。愿得歌衛風,□□□□□。對此圖淇澳,千年仰圭璧。
園柳依依三月暮。倚遍闌干,只是添愁緒。燕子不拋香壘去。呢喃也要留春住。褪盡梨花飛盡絮。見說春歸,不識歸何處。多勸深杯天易曙。東風一碧蘼蕪路。
書香偏和麝香飄,往代豪華說旱橋。誰是樽前舊詞客,滿身涼月聽吹簫。
余嬰沉痼疾,竄身清漳濱。自夏涉玄冬,彌曠十馀旬。常恐游岱宗,不復見故人。所親一何篤,步趾慰我身。清談同日夕,情盻敘憂勤。便復為別辭,游車歸西鄰。素葉隨風起,廣路揚埃塵。逝者如流水,哀此遂離分。追問何時會,要我以陽春。望慕結不解,貽爾新詩文。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寵珍。
谷口風兼雨,茅齋淰淰秋。寒煙浮島嶼,白水亂汀洲。散地耽高臥,何時作遠游。近來疏懶甚,一月罷登樓。
綠波芳草雨初晴,十里風光一棹輕。就使真從天上坐,也應不似畫中清。
自有乾坤,扶人極,宗主須還人物。今為何時節,滿紅塵富貴,絮花飄忽。抵障狂瀾,提攜正印,一柱天擎突兀。平生分明處,是從容處□,不差毫發。把朝市山林,一般看了,無邊風月。深衣清到骨。紫樞府、誰信曾簪笏。炊脫粟、黃雞白酒,補菊栽梅,碧溪繞、竹籬茅屋。無限輕描貌。都說道、詔書催發。想回首、招黃鵠。微微自笑,惟有赤松衣缽。相陪對門石佛。
急雨顛風花信早,枝枝葉葉春俱到。何待小桃方悟道,休迷倒,出門無限青青草。根不覆藏塵亦掃,見精明樹唯心造,試借疑情看白皂。回頭討,靈云笑殺玄沙老。
龐公孰謂問頭親,馬祖言猶泥齒唇。吸盡西江禁不住,崄崖句里笑翻身。
入塞復出塞,黃河如奔馬。捩舵賀蘭山,誰是重來者。一發見中原,惝恍淚盈把。沙飛萬里黃,月出半輪赭。況聞寧夏亂,戰血膏原野。遺黎對鳴咽,一去吾寧舍。極目斷冰流,鷹邊辨廬舍。行役但悄悄,人煙漸清暇。野曠駝為城,屋低泥作瓦。不知春幾時,寒日垂垂下。
暄氣熏寒月,微霜不改晴。光沖西極影,月轉北街明。川澤清難巳,龍蛇蟄不爭。乾坤馀一淚,長對暮煙橫。仲冬微雨息,霜吹捲空晶。深紫馀楓在,疏黃片柳輕。馀年消永夜,寒月約孤清。自問滄江侶,誰為共濯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