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龍鱗張帶川送狀元紅荔枝題扇
荔子丹兮照四隅,
一肩到處狀元呼。
張騫槎上葡萄種,
幻作龍鱗萬斛珠。
荔子丹兮照四隅,
一肩到處狀元呼。
張騫槎上葡萄種,
幻作龍鱗萬斛珠。
荔枝紅得鮮艷,光芒照亮四周,挑著一肩荔枝所到之處都有人喊著‘狀元紅’。就像當年張騫從西域帶回葡萄種子,如今荔枝如同龍鱗般的果實,顆顆好似萬斛珍珠。
荔子丹:荔枝顏色紅。丹,紅色。
四隅:四方。
張騫槎:張騫出使西域,槎指木筏,這里借指張騫出使西域之事。
斛: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荔枝可能是較為珍貴的水果,‘狀元紅’荔枝更是備受矚目。詩人可能在收到張帶川送的荔枝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贊美‘狀元紅’荔枝,突出其珍貴與獨特。以張騫引進葡萄作比,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銳捕捉和生動表達。
山野少聞車馬聲,屑珠總為客塵驚。俯思人海憑誰咄,泡影萬千看死生。
綿山恨骨已寒灰,盡禁廚煙肯更回。老病不禁餿食冷,杏花餳粥湯將來。
云臥山房秋草青,步虛聲斷月冥冥。凄涼行到空壇上,拾得松間舊鶴翎。
晴檐一笑問逋仙,青眼相看玉樹前。呵筆沈吟倚東閣,停杯惜別向芳筵。素心知己長相憶,白發催人祗自憐。漫寫老懷驚歲暮,遙傳芳訊及春先。吟斷寒檐月一枝,彩毫呵凍興來時。折花庾嶺封題后,踏雪灞橋歸詠遲。鐵石心腸千載賦,古今香影一聯詩。高歌誰繼群賢作,獨對孤芳有所思。
山頭桃花谷底杏,兩花窈窕遙相映。
日南使人朝貢來,東觀校書遠送回。長江無波風伯喜,不須銅鉦苦相催。
蒼松渺渺謫仙墳,采石磯頭草木芬。此地江山空識李,唐朝內外不容君。詞林氣魄青蓮重,詩酒風流白水分。聞道騎鯨非復是,春峰箕尾佇遙氛。
夜深潭影黑,秋凈月華明。游女珠頻弄,潛蛟臥不驚。蘇公赤壁賦,杜老渼陂行。千載神交處,高吟興共清。
蔡坑黃野舟,獨坐小園幽。被命為都老,傾心向縣侯。萬家春且至,一紀俗全偷。莫倚無言化,須君九借籌。
倭氛已見風云變,文士猶為口號爭。海濱塵囂吾已厭,一肩行李賦西征。
冬十一月,阻舟徐汊。朔風北來,雨雪紛下。禽鳥凍寂,洲村肅夜。纜夫來言,衣單腹餓。波流洄洄,促船難駕。我心悽惻,羽翼儻假。七月漢土,今幸雨雪。往者難追,來春可沃。我雖波阻,心則怡懌。購蔬城市,貸米逾澤。原阪蕭條,雁鴻輯集。貧士罔懷,一陽環復。青青者衿,涉江我求。大澤寒冥,胡子能來。鷺鸞難飛,潭網頓集。綱收魚跳,閱忘寢食。荒岑險艱,豈我能處。南紀東肅,返北于土。
瀛海吁謨定,宗祧指顧安。鴻勛柱石壯,勁節雪霜寒。翼亮三朝久,初終一德完。如何未黃發,壟柏已丸丸。愛物威容悴,憂公宿疹加。孤忠貫白日,美志掩丹霞。行路皆惆悵,聞風悉嘆嗟。英靈覲宗祖,猶想佑皇家。惻怛動旒扆,鴻臚葬老臣。簫鐃震淦口,紼翣隘漳濱。久大英名在,哀榮異禮陳。豐碑紀遺烈,長泣鄴城人。
古人之交交以心,一語不出然諾深。今人之交交以面,然諾雖深中易變。古人不可作,今人難重陳。與君相見但飲酒,酒盡俱為行路人。
葛嶺東頭是相門,當年甲第入青云。樓船東入里湖去,何曾望見岳王墳。
數月方休沐,山行不覺勞。塵容渾老盡,詩思與秋高。飯顆應逢杜,柴桑未入陶。閒門荒徑窄,此日剪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