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為阮亭題余氏女子繡高唐神女圖
帝女歸來,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蒼蒼。聽說當年,曾經薦枕先王。細腰宮里顏如玉,更相尋、霧縠霓裳。問此時、翠蓋鸞旌,誰見悠揚。
巫山枉斷人腸。縱陽臺遺跡,未盡虛茫。回首宸游,沉淪幽佩堪傷。一自侍臣書好夢,千載下、云雨生香。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
帝女歸來,一天秋色,楚峰十二蒼蒼。聽說當年,曾經薦枕先王。細腰宮里顏如玉,更相尋、霧縠霓裳。問此時、翠蓋鸞旌,誰見悠揚。
巫山枉斷人腸。縱陽臺遺跡,未盡虛茫。回首宸游,沉淪幽佩堪傷。一自侍臣書好夢,千載下、云雨生香。又何人、剪雨裁云,幻出高唐。
天帝之女歸來,秋色彌漫天空,楚地的十二座山峰一片蒼茫。聽說當年,她曾與先王同枕共眠。細腰宮中她容顏如玉,穿著霧般薄紗、霓裳羽衣四處尋覓。試問此時,那翠蓋鸞旌,誰曾見它悠然飄蕩。巫山之景徒然讓人斷腸。縱然陽臺還有遺跡,也并非完全虛幻。回首帝王的巡游,她失落的玉佩令人哀傷。自從侍臣寫下那美好的夢境,千年來,這故事都帶著香艷色彩。又是誰,剪裁云雨,幻畫出這高唐神女的模樣。
帝女:指巫山神女。
薦枕:侍寢。
細腰宮:楚靈王好細腰,后以細腰宮指楚宮。
霧縠霓裳:形容神女的服飾輕薄美麗。
翠蓋鸞旌:指神女出行的儀仗。
宸游:帝王的巡游。
幽佩:神女失落的玉佩。
侍臣書好夢:指宋玉作《高唐賦》記載楚王與神女的夢遇。
此詞為為阮亭題余氏女子繡高唐神女圖而作。當時文人之間常有題畫等雅事,作者借題畫之機,融入對高唐神女傳說以及歷史興衰的思考。
這首詞借高唐神女的故事,抒發歷史感慨。以景襯情,用典巧妙,展現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在同類題畫詞中具有一定藝術價值。
不疑汝未徹,端的若為分。寶劍寒光動,桃花云里春。
生涯一物無,坐對方來客。有問不違伊,向道庭前柏。
十笏青苔地。抱銀墻、猩紅一角,小時游戲。斗草簸錢難瞞汝,鸚鵡能言一二。渾不似、如今情事。海樣春光圍不住,九回腸、彼此相牽系。香草長,女媭詈。
早為西漆南油計。更東頭、花磚補罅,自將愁砌。方勝連環新花樣,心眼如人靜細。算世上、惟君堪倚。花落花開都見慣,任暄涼、不改扶持意。生硬處,轉嚴媚。
十度移家四十年,今來移迫莫冬天。破書一束苦濕雪,折足雙鐺愁斷煙。羅雀是門都解冷,啼鶯換谷不成遷。只堪醉詠梅花下,其奈杖頭無酒錢。
高雪壓瓦轟折椽,跋凍移家勞可憐。長須赤腳泥一尺,買傭呼酒賒百錢。饑鳥待我彼檐外,梅花送客此窗前。百苦千愁不在念,腸斷茫茫黯黯天。
武山秀拔五千仞,
下有喬木蟠深根。
故家文采重清白,
鐵干璚葩今尚繁。
墨綬銅章向永嘉,
人如素璧凈無瑕。
琴堂畫永玩香雪,
絕勝河陽縣里花。
名縣幽偏說瑞安,
縣公嘉政海同寬。
牡丹芍藥無清趣,
只看梅花到歲寒。
雁峰南下蒼茫樹,舊是阿翁棲隱處。
落日猶懸雙竹扉,英魂不返泉臺路。
幽思無端結暮云,秋山猿鶴叫孤墳。
將軍莫向西風哭,赤葉蕭蕭誰忍聞。
良將身亡趙亦亡,
百年遺恨一馮唐。
當時不受讒臣間,
呂政何由返故鄉。
廿年辛苦竟何成,幾見含毫氣吐虹。
出水芙蕖方煥若,凌霄云鶴得無同。
逞才枉詡屠龍技,鍛句真如刻楮功。
卻悔安心猶未竟,泠然我欲御長風。
孺子渥洼種,早齡特好奇。
論年刑可免,取義死妨遲!
笑改夏侯色,羞稱潘岳詩!
考功詎不祀,應有腹孤遺。
平橋依麓轉,一帶接垂楊。
閣峻橫云影,欄虛漾水光。
度香花外廈,挹翠樹西廊。
倚檻看飛鳥,披襟引興長。
使者朝宗出帝閽,賜金南去奉明恩。
飛花撲面驅郵傳,落日離心寄酒尊。
風曳珠旗云夢澤,馬嘶春草邵陵原。
上林奏賦嗟留滯,待爾鴻書到薊門。
列嶂倚天環佛界,
亂流穿石度僧房。
林泉盡日無窮趣,
車馬長年有底忙。
唐時楊炯好文章,
晉代胡威亦古狂。
別有梁園詞客在,
廿年作賦老鄒陽。
野市穿殘路接溪,
敗船糜索兩相依。
居人欲渡頻回首,
客子將行屢攬衣。
暖透窗紗,云迷院樹。停針時有熏風度。閑看稚子捉楊花,小鳥無心來又去。
翡翠生色,芭蕉垂露。落紅返照家門路。不知何事苦縈懷,怕聽杜鵑啼不住。
度梁訪天門,忽訝山無底。
穿出碧玲瓏,漸深青壁壘。
人影沒數重,倒在波濤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亂石坳,鐘聲催不起。
但聞濤隱淪,不測泉終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請君雨后來,一贈鈞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