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上饒半月巖四絕 其三
每見云端上下弦,
遙憐破鏡兩娟娟。
愿移此景蟾宮去,
日月當令一再圓。
每見云端上下弦,
遙憐破鏡兩娟娟。
愿移此景蟾宮去,
日月當令一再圓。
每次看到云端如上下弦月般的景象,就遠遠地憐惜如破碎鏡子般的兩片美好。希望能把這半月巖的景致移到月宮去,讓日月能再次圓滿。
上下弦:指上弦月和下弦月,上弦月出現(xiàn)在農歷每月初七、初八,下弦月出現(xiàn)在農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破鏡:比喻殘缺的月亮。
娟娟:美好、秀麗的樣子。
蟾宮:月宮。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情感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半月巖之景,聯(lián)想到生活中或社會上存在的不圓滿現(xiàn)象,從而借景抒情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圓滿的期盼。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月亮的殘缺與圓滿來寄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獨客心何壯,九龍坡自高。風顛猿抱樹,人過雉藏蒿。我喜詩懷闊,誰憐仆從勞。今朝持節(jié)過,題石托吾曹。
孤檠焰短西風勁,約略三更盡。笙歌吹得夢零星。隔院誰家歡宴未曾停。年年人為悲秋瘦,況復嚴寒候。城烏啼下滿簾霜,今夜漏聲偏比客愁長。
十四十五,賤如泥土。十六十七,貴如金璧。此意分明說向誰,天上人間惟我知。
百里嚴程兩日間,挽舟驅馬亦艱關。數(shù)聲鳥過雨初歇,幾片花飛春欲還。地勢自分江右界,嵐光猶識廣中山。因憐蹤跡天涯遍,大道何曾見一斑。
朝發(fā)鄴城,夕宿韓陵。霖雨載涂,輿人困窮。載馳載驅,沐雨櫛風。舍我高殿,何為泥中。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載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時,唯天所贊。我獨何人,能不靖亂。
百曲西村水,三春合巹杯。夭桃花路近,連理樹門開。擇對元難偶,題詩自得媒。尊君風義在,朋舊總能來。故人有才女,之子產燕京。萬里各南北,一朝為弟兄。高門曾列戟,靈櫬望歸旌。燕爾今方始,無忘楚國行。
客路臨新鄭,云沙望轉平。夕煙生斷塹,野水入荒城。下馬看碑志,逢人問地名。千秋陵谷在,懷古益多情。
淮南空說枕中方,鬼物豈解為金黃。虎龍自衛(wèi)策最長,身閱寒暑無炎涼。王母蟠桃端可嘗,何必更值王卮娘。日月跳丸那覺忙,口中自有芝朮香。云裝羽帔入仙鄉(xiāng),為公洗髓兼浣腸。
南來十日盡山行,北去前驅野稍平。邊日照人如月色,野風吹草似泉聲。
翁子看時輩,平生不妄賢。獨于公有誄,惟恐世無傳。他日須深刻,吾詩可附聯(lián)。草黃松柏禿,名與石巋然。
校書廣雅開新局,跨水通橋傍古祠。尋跡南園獨惆悵,十先生在敢吟詩!火燼薪傳尚未灰,幽光輝映越王臺。宋明五百馀年后,又見邱遲吊古來。亦愛今人愛古人,榜門十字出伊陳。門前清水濠邊路,點綴秋槐氣不春。不聽孫蕡作粵聲,抗風軒外草叢生。李、黃、王、趙風流盡,一水環(huán)流繞越城。黃蕉丹荔已成陰,諸老風騷渺莫尋!不信池亭丘壑勝,可能閱歷幾升沈!
壬申仲春尾,問道臨清流。寒泉汲短綆,新草彌荒洲。去鳥歷微靄,焉知光景遒。感物發(fā)長嘆,云日令人愁。群公遞傾蓋,所語皆兵籌。折沖在千里,虎噬猶未休。如聞復內向,獨抱杞人憂。安得漢驃騎,一鼓清神州。
送汝出門,前程萬里。臨歧不盡歔唏!金臺雪色、玉蝀霜華,此際寒生燕市。寒威若此,早凍了桑乾河水。此去好立雪程門,不知雪深有幾?不患獨行踽踽,有亞歐文人,相助為理。噫吾老矣!何日歸來,想見入門有喜?勖哉小子!不愿汝紓青拖紫。祗愿汝秋蟀春鹒,到時寄我雙鯉!
鳴騶過谷口,遙望梵宮深。弭節(jié)穿金澗,看云度碧岑。鐘聲晨出壑,錫影暮歸林。坐覺諸塵寂,悠悠水月心。
一夏逡巡已過半,往往精勤成懶慢。幸然底事十分現(xiàn)成,因甚到夜打疊不辦。君不見趙州末上見南泉,何似雪峰參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