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幽居示仲固彥沖十絕 其十
染溪曾是竹千竿,
歲久生鱗化碧灘。
賴有龍孫振根撥,
且須深蟄捍濤瀾。
染溪曾是竹千竿,
歲久生鱗化碧灘。
賴有龍孫振根撥,
且須深蟄捍濤瀾。
曾經染溪邊有千竿翠竹,歲月久了竹子像生出鱗片般化作了碧綠的灘地。幸虧有新生的竹筍振奮根基,暫且要深深地蟄伏抵御濤瀾。
染溪:可能是特定的溪水名稱。
生鱗:形容竹子表面如生出鱗片,這里可能指竹子生長變化的樣子。
龍孫:竹筍的別稱。
根撥:即根基。
深蟄:深深地蟄伏。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可能詩人在春日幽居時,看到染溪邊竹子的變化以及新生竹筍的生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或許當時詩人面臨一些困境,借詩表達對新生力量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借竹子和竹筍的變化表達對新生力量的贊美和期待。其突出特點是以景喻理,借自然景象表達情感和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和積極的心態。
稻熟苦淫雨,九月盡十月。已刈及未刈,半芽半漂沒。饑飽系民命,此變豈可忽。云師如葛伯,仇餉佚天罰。死木生菌蕈,化螢草未歇。恒燠繆為恩,乖氣一何悖。何如時寒風,霜晴大明揭。田父得舂枕,一飯肉白骨。
莫相非薄莫相師,耐久論交更可期。已分頭銜書散漢,偶將文字托駢枝。河山落日新亭淚,禾黍秋風故國詩。殘局尚存柯未爛,欲隨王質共觀棋。
山屏隱青綠,林木滃然秀。西風吹颯颯,落葉疑雨驟。泉隨云共飛,石與人爭瘦。樹根枯蔓纏,巖腹澀苔銹。流水漸歸壑,無復蛟螭斗。垂虹臥飛梁,修蚓滴巖溜。景物足清幽,民居猶樸陋。茅屋數十椽,草草創旁構。默尋炊煙微,計時恰清晝。
杖錫西來住此山,道場新構未曾閒。寶鐘鯨吼神功在,金剎翚飛佛運還。大法固應超物外,勝緣初不離人間。千年香火今重見,只在圓機一轉關。履跡經年不下山,山中清事屬僧閒。日高香積齋初散,云滿松床定未還。佛法三乘天廣大,禪心一月水中間。幾時撥芋灰邊坐,細話無生第一關。
汗血奔馳死即休,東郊骨骼有誰收。舉鞭遙指前山路,野草閑花滿地愁。
酌酒桑陰下,邠風入醉歌。何須繩檢外,名教樂還多。
玉盤墮地天如水,露重流螢飛不起。頭白老烏城上啼,七星斜掛城樓西。行人起視河漢低,門前蕭蕭班馬嘶。十八衛娘羞畫眉,笑指鐙花占遠歸。秋夜長,漏聲緩,館娃宮中愁日短。十圍畫燭照吳臺,花落半天紅纂纂。綵云凝歌吹不斷,蹋月雙回小龍管。鴉啼金井東方明,寶鴨煙籠綺疏煖。
越國佳人天下奇,此花尤更美豐姿。當時若使吳王見,肯醉芙蓉太液池。
雙槳將鳴也。投半刺、汝南叔度,豐姿閒雅。倒屣延君居上座,談笑風生朱夏。長太息、娉婷未嫁!袖出明珠三百斛,是元和、而上開元下。堪把臂,遠公社。相思久矣相逢乍,立斯須、回帆羯鼓,為君重打。同學少年多不賤,強半五陵裘馬。誰通道黃鐘喑啞?載酒陳琳荒冢畔,是當年、曾遇知音者。千載后,爾其亞。白雪詩盈卷,笑微軀、未堪眾嫭,幾從嚴譴。公也纓冠驂欲解,知己感恩雙泫。身已似、三眠殘繭。洛下重來劉夢得,問種桃、道士花深淺。陪劍履,兩肩展。丹心皎皎風雷顯。佐天家、醴資麴蘗,醫需和扁。社稷臣元推汲黯,過眼白衣蒼犬。清禮數今宵都免。龍馬精神方健在,補宗彝、藻火垂虞典。歌進酒,燭頻剪。
十五年前事漫論,春來依舊綠盈軒。焚囊慚負東山教,嗜酒頻勞北阮樽。柳已作花初到雁,氣憑鳴劍欲凌鯤。傷心滿壁圖書在,遺跡先生手澤存。
賈生廢宅草芊芊,路出長沙一悵然。今日洛陽歸不得,招魂合在楚江邊。
獻策名成出帝鄉,高才不愧漢賢良。趨庭彩服生春色,過里儒冠帶御香。粵社交游空歲月,燕臺去住各煙霜。寒梅欲發聊持贈,消息憑君寄八行。
行衣乍脫喜還悲,仍似桑乾入夢時。親老幸邀天與健,家傾翻痛婦能持。山田白露登新谷,籬落黃花發故枝。歡捧一尊為母壽,阿奴不道有歸期。
秦月何其白,秦風分外秋。主人原是客,應念敝貂裘。
空傳北際與南垂,多難翻為辟地思。可許逃秦招用里,漫將頌魯羨奚斯。半生蹤跡鴻留爪,終古英雄豹死皮。消盡名心理丹訣,六韜閑列教諸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