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窗間蜂有感二首 其二
愛物仁民不兩途,
吾心到處是工夫。
今夫天下為民牧,
一日能全十命無。
愛物仁民不兩途,
吾心到處是工夫。
今夫天下為民牧,
一日能全十命無。
愛護萬物和關愛百姓本質上是一致的,我的內心無論何時何地都在踐行這份仁愛。如今那些治理百姓的官員,一天能保全十條人命嗎?
愛物仁民:愛護萬物,對百姓施以仁愛。
兩途:兩條不同的途徑。
工夫:這里指踐行仁愛之道的努力和作為。
為民牧:指治理百姓的官員,古代將官員治理百姓比作牧人放牧牲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員不關心百姓死活的現象,詩人目睹此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社會治理和官員職責的思考。
此詩主旨在于強調仁愛萬物和百姓的一致性,批判官員未能盡到保護百姓的責任。其特點是思想深刻、言辭犀利。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和文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不問才華不問齡,肯從田畝即知青。船橫南海贈看水,夜入瓊山白賞螢。大有農功資汝學,莫將文理說人聽。明朝山上砍芭去,先習柴刀怎發硎。
靈隱高僧臥佛廬,參軍亦傍紫薇居。丹梯莫話盧敖杖,三百篇成奏玉除。
雞鳴兮蒼龍上蟠,鶴駕其朝兮竊謝病枕安。須捷蕭蕭兮云棲檐端。于乎!策良被輕兮七子闕下,白帽管寧兮亦容于野。
愛爾山城隱,柴門對縣衙。酒資千畝苧,生計一園瓜。雨步荷巾濕,風吟席帽斜。時時扶短杖,看竹到東家。
散盡秋陰更晚晴,天公似亦解人情。廣寒宮闕依然迥,近水樓臺分外明。丹桂遠移巖壑影,素娥虛度佩環聲。青樽肯負今宵約,風月平分有舊盟。
宗伯樓成氣概雄,賜書遙拜渥恩隆。千年圣澤傳金版,五夜文光貫玉虹。稽古桓榮元好學,談經劉向獨輸忠。欣承明主崇儒日,一體君臣志業同。
秋氣日以佳,微云不成雨。青山天際來,與我為賓主。飛龍及舞鳳,突兀在庭戶。須臾霧靄收,草樹粲堪數。謇予麋鹿姿,詎意嬰圭組。蹙縮匪天真,驅馳漫塵土。偶坐屬無喧,晴容湛空宇。欲去復踟躕,此意誰當與。
吳興水郭芰荷堤,別后扁舟去岸迷。莫訝道人新活計,亦看粉面照清溪。
我有鳳玉管,瑯然韞天音。能令鐘子期,不聽山水琴。鄭叟識我趣,入郭乃見尋。語意不盡言,高情寄長吟。何當良夜秋,逸舉懷古今。舟泛碧水月,聲搖紫云林。揮手絕世念,與君契遐心。
謝榛吾黨彥,轗軻京華陌。黃金自不留,朱顏亦已擲。韋布豈盡愚,咄嗟名士籍。握手金閨人,中情多所適。目若營儔匹,躑躅難自釋。倒屣公卿前,將須坐其席。冠蓋羅長衢,染翰日相索。遂令清廟音,乃在褐衣客。一出游燕篇,流俗忽復易。還顧望鹿門,矯矯青云翮。
介馬馱馱百里程,青楓一夜血詩成。祇應劉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漢水清。
江南名丑數傳浩,百態千姿技藝高。豪飲傾杯能百斛,醉人醉皂最風騷。
深林幽徑出平原,野水新畬帶遠村。父老焚香瞻使節,禪僧開閣駐軺軒。綠陰匝地琴書靜,疊嶂連云草樹繁。夜夢九仙貽好語,登樓高興欲孤鶱。
至人超六合,造物期同游。飄飄無根蓬,蕩蕩不系舟。江河罔知返,日夕惟東流。鳴鳩爾何為,戶牖思綢繆。人生底用愁如織,朝看朱顏暮無色。何如生死兩忘懷,日月梭飛任交擲。君不見秦皇入海求方瞳,包括區宇摧群雄。沙邱辒辌鮑魚臭,一世萬世今何功。又不見班生投筆踰流沙,封侯萬里威遠加。玉門東望不可入,上書祈請心咨嗟。我生于人何所為,即死于人何所悲。烏鳶螻蟻何所苦,珠襦玉柙何所輝。不如生前賦詩飲酒放浪山水間,死與造物默默還同歸。
半編黃卷聊遮眼,一紙風騷苦噬臍。甘谷童功來世藝,千秋悵望落花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