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夾漈草堂 其一
堂后青松百尺長,堂前流水日湯湯。
西窗盡是農桑域,北牖無非花葛鄉。
罷去精神渾冉冉,看來幾案尚穰穰。
不知此物何時了,待看臨流自在狂。
堂后青松百尺長,堂前流水日湯湯。
西窗盡是農桑域,北牖無非花葛鄉。
罷去精神渾冉冉,看來幾案尚穰穰。
不知此物何時了,待看臨流自在狂。
草堂后面的青松高達百尺,草堂前面的流水每日浩浩蕩蕩。西窗外都是農桑的區域,北窗下全是種植花葛的地方。放下事務后精神漸漸舒緩,看著桌上的書籍資料還很繁多。不知這些事務何時才能了結,只期待能到溪邊自由自在地放縱一番。
夾漈草堂:鄭樵讀書處。
湯湯(shāng shāng):水勢浩大、水流湍急的樣子。
牖(yǒu):窗戶。
花葛:一種植物,可織布。
冉冉:形容舒緩、從容的樣子。
穰穰(ráng ráng):眾多的樣子,這里指書籍資料多。
鄭樵長期隱居夾漈山,專心著述。此詩創作于其隱居期間,當時他在草堂中潛心研究學問,面對周圍清幽的自然環境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事務纏身的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田園風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鄭樵詩歌質樸自然、情感真摯的風格。
嘗聞繼老聃,身退道彌耽。
結宇倚青壁,疏泉噴碧潭。
苔石隨人古,煙花寄酒酣。
山光紛向夕,歸興杜城南。
江水天連色,無涯凈野氛。
微明岸傍樹,凌亂渚前云。
舉棹形徐轉,登艫意漸分。
渺茫從此去,空復惜離群。
君有百煉刃,堪斷七重犀。
誰開太阿匣,持割武城雞。
竟與尚書佩,遙應天子提。
何時遇操宰,當使玉如泥。
荷??旋江澳,銜杯餞霸陵。
別前林鳥息,歸處海煙凝。
風土鄉情接,云山客念憑。
圣朝巖穴選,應待鶴書征。
乘夕棹歸舟,緣源路轉幽。
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
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
猿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一作江南守,江林三四春。
相鳴不及鳥,相樂喜關人。
日守朱絲直,年催華發新。
淮陽只有臥,持此度芳辰。
林居逢歲晏,遇物使情多。
蘅茝不時與,芬榮奈汝何。
更憐籬下菊,無如松上蘿。
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陽和。
征驂稍靡靡,去國方遲遲。
路繞南登岸,情搖北上旗。
故人憐別日,旅雁逐歸時。
歲晏無芳草,將何寄所思。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無玄月變,聲有惠風吹。
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
鳳凰佳可食,一去一來儀。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
東土淹龍駕,西人望翠華。
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
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車。
洛陽無怨思,巡幸更非賒。
家受專門學,人稱入室賢。
劉楨徒有氣,管輅獨無年。
謫去長沙國,魂歸京兆阡。
從茲匣中劍,埋沒罷沖天。
稽亭追往事,睢苑勝前聞。
飛閣凌芳樹,華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銜花鳥赴群。
向來同賞處,惟恨碧林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江岫殊空闊,云煙處處浮。
上來群噪鳥,中去獨行舟。
牢落誰相顧,逶迤日自愁。
更將心問影,于役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