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四十二首 其三十五
一切數句非數句,
與吾靈覺何交涉。
字義炳然,
當陽一決。
一切數句非數句,
與吾靈覺何交涉。
字義炳然,
當陽一決。
所有用言語表述的概念并非真正的概念本質,這和我們的靈性覺悟有什么關系呢?文字的含義清晰明白,應當當下直接決斷。
數句:這里指言語、概念。
靈覺:靈性覺悟。
炳然:明顯、清晰的樣子。
當陽一決:當下直接決斷
偈頌多為禪宗僧人用來表達佛法見解。此偈可能創作于禪宗修行、講法的場景中,當時佛教注重破除對文字概念的執著,追求內心的直接覺悟,作者借此偈傳達這一理念。
這首偈頌主旨是破除對言語概念的迷信,強調直接體悟靈性。其特點是言辭簡潔、觀點鮮明,在禪宗文學中體現了對修行方法的獨特見解。
兵革兇荒酒一杯,萬花如錦淚頻催。名園落寞春猶到,賢主飄零客始回。壁上題詩羞認舊,池邊照影恐生哀。紅梅曾識江南艷,不為朔風竟晚開。
夢回馀味剩凄涼,回首平生半渺茫。領取當前真實境,窗前疏雨幾前香。
紅爐煖閣佳人睡,隔簾飛雪添寒氣。小院奏笙歌,香風簇綺羅。酒傾金盞滿,蘭燭重開宴。公子醉如泥,天街聞馬嘶。
出手寧嫌晚,論心本不欺。五年江左客,萬里故園思。肯枉洞庭棹,來尋棠棣詩。固知名義重,豈但慰朝饑。
肅肅洋山暮,倉忙拜水神。吹噓端有力,漂泊竟無津。黑夜魚龍界,皇天蟻虱臣。生還如偶遂,敢憚歷微辛。
方聞興秀孝,久矣無令舉。公車冷于冰,吾已棄如土。提書向孔墻,萬代禮樂主。而與先簿正,厥有圣法寓。士也得所歸,至窮亦云遇。于惟京頖舊,幸不生蒿稆。斯文諒在茲,天意豈輕付。之子抱淵靜,蕭然守環堵。光彩難自閟,珠玉滿囊楮。一從鶚表飛,諸公共稱許。如何但熟睨,引鼎力不武。棲遲冷掾間,無乃太廉取。相縻共升斗,端欲重黌宇。勿嫌屋打頭,硉兀氣未吐。六月取一息,千里始跬步。期君在遠業,看君即軒翥。風雨忽道別,悢悢寡悰緒。從今閉柴荊,何以慰衰暮。
帝獎甘露醴,天宴碧霞漿。
仙家庭院立春朝,不記仙翁幾種桃。共祝風光還上苑,鈞天絲管換弓刀。
版筑何求終見起,金縢不辯自能開。君恩滉漾無邊際,解逐東風向我來。
窗月頻移影,更深暑漸闌。添香幽夢適,注水一花安。詩思參無可,經聲憶懶殘。生涯隔塵世,何處著悲歡。
門前溪水綠縈回,風縠無邊費剪裁。待與東君寫春色,好教紅紫一時開。
翠眉雙臉新妝薄,幽閨斜卷青羅幕。寒食百花時,紅繁香滿枝。雙雙梁燕語,蝶舞相隨去。腸斷正思君,閑眠冷繡茵。
清游莫憚路岐賒,但有云山即是家。此去鳳臺明月夜,西風腸斷《后庭花》。
邊塞連關隴,貔貅罷戰征。幕中須預計,堂上乃奇兵。漢水追前策,秦原憶舊耕。書生亦多事,慷慨試經行。
剪綵沾酥頃刻間,開花不受雪摧殘。誰人試手爭春巧,定是仙娥下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