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示弟槱 其七
學儉誠佳事,慳名豈足居。
寫多崇厚論,讀廢絕交書。
結客饒傾產,破貧累賣車。
前人家訓在,孫孔未全疏。
學儉誠佳事,慳名豈足居。
寫多崇厚論,讀廢絕交書。
結客饒傾產,破貧累賣車。
前人家訓在,孫孔未全疏。
學習節儉確實是好事,但可不能落個吝嗇的名聲。要多書寫推崇寬厚的文章,別讀那些絕交的書信。結交朋友不惜傾家蕩產,為擺脫貧困甚至賣掉車子。前人的家訓擺在那里,孫氏和孔氏的教誨也并非全然疏遠。
儉:節儉。
慳名:吝嗇的名聲。
崇厚論:推崇寬厚的言論。
絕交書:指絕交的書信,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
結客:結交朋友。
傾產:用盡全部財產。
破貧:擺脫貧困。
孫孔:孫氏和孔氏,可能泛指前代有賢德之人留下的家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家族生活中,看到一些關于節儉、交友、財富等方面的現象,有感而發,以詩的形式對弟弟進行教導,傳承家族的價值觀和道德規范。
這首詩主旨是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強調節儉但不吝嗇,交友要寬厚重義。其特點是言辭懇切、通俗易懂,以家訓的形式進行勸誡。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家族文化中長輩對晚輩的教誨傳統。
病后何人思越吟,江樓尊酒愜追尋。王孫麗句能千首,豪客華筵直一金。隔岸烽煙邀舉扇,西山涼月照披襟。文章千古應同調,誰道交情異淺深。
閏年都未有新霜,探借秋花十日香。徑約同僚同一醉,有花有酒即重陽。
天臺山與雁山鄰,只隔中間一片云。一片云邊不相識,三千里外卻逢君。
悵然集漢北,還望岨山田。沄沄百重壑,參差萬里山。楚關帶秦隴,荊云冠吳煙。草色斂窮水,木葉變長川。秋至帝子降,客人傷嬋娟。試訪淮海使,歸路成數千。蓬驅未止極,旌心徒自懸。若華想無慰,憂至定傷年。
頗聞學士防風粥,曾吃詩人錦帶羹。豈謂茯苓宜歲晚,已收粳稻得霜晴。腥膻習漫從教洗,禽鳥形殘不忌烹。飽食未須論月給,石杉偕坐聽松聲。
覺路迷塵鞅,空門愧靜虛。心應藏定慧,性自合真如。禮塔聞金磬,開堂響木魚。宰官云可度,吾亦傍僧廬。
嬌生嬌養嬌性情,鷂兒高別兩三層。春郊十里飴糖盡,買奉他家小主人。
登高長恐主人留,今雨乘閒到上頭。雙眼乾坤容萬里,五湖風日屬三秋。舊壇荒落隨陵谷,新徑逶迤入畝邱。薄暮題詩下山去,塔煙西接劍光浮。
桃花紅帶雨,春色滿庭中。可憐難下筆,禁得五更風。
鳥聲啼散一簾花,遙憶春風怨歲華。何事半生能薄幸,綠楊深處即為家。
年年蹤跡類飄蓬,同病相憐乃與公。南海到來無鶴米,北溟歸去有鵬風。新翎未長飛猶倦,舊侶重尋興豈窮。幾度舉頭天外望,不知誰早出樊籠。
西風野如赭,見者輒吐舌。太傅數日別,劉公一紙書。讀書三年艾,逢世四角輪。
細細催花雨若絲,異鄉寒食故鄉思。采蘋士女榆煙暮,斗草兒童杏酪遲。兩岸綠楊當古道,一群白鷺點晴漪。東風昨夜還家夢,泣向先姑酌酒卮。
城樓吹角罷,歸客逐斜陽。風急雕翎脫,冰堅馬骨傷。通侯亡鐵券,故將典銀襠。握手天涯略,沾衣淚數行。
所翁泉翁對門居,而子我孫締親知。泛我天湖日諧嬉,我造花徑欣縈紆。花甲重逢君初度,一陽生處君得之。壽筵倒迎南極老,引滿再來安期卮。海屋無論添籌算,窺戶且有偷桃兒。縷舞渾脫千齡鶴,鼓瑟來聽九助龜。君今行年已耳順,我亦倦勤將耄期。我年九十君六十,君躋九十我百馀。爾時把手超六合,甲子不管誰何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