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林閒居 其一
薌林蒼翠甚,極目可□詩。
梅子風前落,杏花雨后移。
清溪過半郭,孤月隱疏籬。
寂寂云山外,蕭然獨自知。
薌林蒼翠甚,極目可□詩。
梅子風前落,杏花雨后移。
清溪過半郭,孤月隱疏籬。
寂寂云山外,蕭然獨自知。
薌林一片蒼翠,極目遠眺,美景可入詩。梅子在風前飄落,杏花在雨后凋零。清澈的溪流流過半個城郭,孤獨的月亮隱沒在稀疏的籬笆后。在寂靜的云山之外,這份悠然自得只有自己知曉。
薌林:地名。
極目:盡眼力之所及眺望遠方。
移:這里指杏花因雨而凋零、移位。
郭:外城,泛指城。
蕭然:悠閑自在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處于一種閑適的隱居生活狀態,可能是在薌林居住時,被周圍的自然美景所感染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自然生活的熱愛。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審美情趣。
芳歇紅稀蝶懶來,瀟瀟風雨送春回。綠陰如許無人看,軟玉枝頭已有梅。牧笛無腔雨似煙,菜花成子日如年。人家火養春蠶快,要趁工夫下早田。竹雞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黃。水近洞門云氣濕,葛花開上石眠床。
蹤跡經年懶入城,滿村麻苧綠陰晴。蝶尋野菜飛無力,蠶飽柔桑嚙有聲。半榻暮云推枕臥,一犁春雨挾書耕。清高學得南州隱,不忝吾宗孺子名。
玉鼎清香試水沉,湘簾如霧碧窗深。閑中次第占花信,夢里分明見藁砧。臨鏡慵妝蟬鈿翠,倚闌失墮鳳釵金。東風一夜芭蕉綠,亦似含愁卷半心。
王侯尚愛橐中裝,何況田家弟與兄。孟子未知人世事,獨將仁義教齊梁。
相逢殊不惡,久別竟誰驩。貧病他鄉老,交游古道難。開樽山欲出,說劍雪逾寒。如此蕭條色,高齋爾自看。
春苗茁芳露,貞脆無異姿。濯濯等鮮妍,猗猗競華滋。秋風颯然至,殞落紛蓬茨。獨茲異眾草,烈士當艱危。佳色不為艷,貞心常自持。稟性夙已定,造化無容私。
桑落洲前秋興孤,白云遠見近還無。傳聞酒吏經年罷,美釀家家得縱沽。
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時宿習未能除。閒身寂寞難忘酒,老眼昏花不廢書。半榻秋聲吟細細,一樽燈影鬢疏疏。幾番欲得相尋去,尚恐嫌人識隱居。
事事都推因此病,床頭藥盒十為群。廿年被冷生苔石,四壁書昏入墓陳。坐聽鳴蛙春鼓蕩,欲持杯酒意逡巡。且滅臺燈仍復臥,強看窗光到旭暾。
落日孤舟一笛風,愁看江閣化虛空。滕王歌舞漁樵外,唐代文章草樹中。山接匡廬爭秀爽,水通彭蠡共朝宗。三王芳躅無人繼,詠罷新詩思不窮。
千萬億卷歸空虛,汗牛塞屋猶其馀。塵積蟲饕亦徒爾,誰復一一為爬梳。縱使爬梳我何得,閉門琢句聊自娛。意之所適遺巧拙,四時花供千于喁。如何焚去不自惜,權當敗葉堆茶爐。便將生計付馀紙,區畫出入行疏疏。料量鹽豉亦不易,未知勤家了債無。可能預儲沽酒費,萬愁消盡春風初。
行到深村麥更深,放低小轎過桑陰。再三傳語春寒道,好為農家惜綠針。
謝朓南齊守,司農古漢官。杯今與誰把,山亦要公看。細札頒何日,離騷讀又殘。侍郎兄弟在,往往上金鑾。
紅云片片出東溟,贏得芳名此日馨。王事去勤蘋欲白,萊衣歸戲柳垂青。誰登百尺風能御,獨笑高陽晚未醒。為報西鄰諸鮑叔,茅齋吾已懶橫經。
六出飄來萬戶粘,越王臺上舞纖纖。粉痕冷浸鴛鴦瓦,玉屑晴穿翡翠簾。到處樓臺堆白璧,幾時村店辨青簾。山陰滿路春明柳,無數飛花一夕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