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雜詠十二絕 其四
祖龍游豫亦荒哉,
風折云帆促駕回。
一怒赭山何所損,
依然蒼翠似蓬萊。
祖龍游豫亦荒哉,
風折云帆促駕回。
一怒赭山何所損,
依然蒼翠似蓬萊。
秦始皇出游實在是太荒唐了,狂風折斷云帆迫使他的車駕返回。他一怒之下把山涂成赤色又有什么損害呢,山巒依舊像蓬萊仙山一樣蒼翠。
祖龍:指秦始皇。《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
游豫:出游。
赭山:傳說秦始皇東巡會稽,至湘山祠,遇大風,不得渡。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看,作者可能是在游覽岳陽樓時,聯想到歷史上秦始皇的荒唐事跡。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作者通過回顧歷史來表達對歷史和自然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帝王的荒唐行為,突出自然的永恒。其特點是借古諷今,用歷史故事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自然的獨特思考。
舊習深知誤,虛名久自羞。故人猶比數,文苑昔同游。婺女遺言絕,胡公學制優。料君施善教,才俊滿南州。
天涯歲晚倦宵征,望里鄉山路幾程。落日遠投江口寺,疏砧遙隔水邊城。一身在客驚秋序,孤夢還家厭雨聲。賴得遠公消此況,夜深香茗說無生。
老夫端欲買江天,抹月批風咽圣賢。他日君來相問當,南溪溪北北山前。
生汝艱迍惜汝深,遺蹤歷歷怕追尋。苦心自是當年事,汝母當年更苦心。
孤燈掩虛室,獨枕撫空床。客寐何緣假,秋宵一倍長。離懷江水急,薄命柳條黃。西月橫天落,烏啼滿樹霜。
公子得野鳥,來自虞羅中。羽毛何燦燦,聲音復嗈嗈。珍愛日為玩,殷勤貯雕籠。雕籠豈不貴,勝彼荊棘叢。飲啄就左右,乃足安微躬。野鳥性難馴,飛撲尤忡忡。比類忍莫同,永隔雌與雄。孰知野鳥苦,秪悅公子容。
寂寂舞簾前,悠悠去遠天。不妨團扇在,樓外聽吟蟬。
轉蓬遇回風,千里一遨游。良時不自愛,汎汎亦何求。西來既迂怪,周孔以墳丘。患無紛葩名,年往非所憂。烈士多壯心,對酒苦難酬。枕石太華顛,俯漱江海流。
酒熟招期勝士開,錦溪詞伯是仙才。衰顏野老無酬對,若有新詩卻寄來。九月南州菊未黃,年年長待飽經霜。使君著意勤招客,催促籬間日夜忙。
行止皆前定,出門愁北風。西郊不成往,昨夜夢途窮。
上天無停曜,日月會降婁。山林少過轍,二鳥鳴相酬。亦有五米鳳,飛來為岐周。姬公世不作,白屋多懷憂。逢時倘一用,華士非吾儔。函谷空逐客,傅巖乃旁求。人生自沈靜,豈得意非干。宜哉揚執戟,三世不徙官。窮冬無完褐,盡日止一餐。美芹終不獻,晨曝尚馀寒。手種老松樹,蒼然霜雪顏。政爾有佳思,清風吾掩關。舉世尚馳騖,飄如風中篷。上書爭眩鬻,言語自稱工。誰歟持清節,乃見楚兩龔。黃塵隨手拂,白日與心同。有榮方覺辱,無屈豈求通。誓追遼海鶴,插翅以相從。
黃蜂歸后燕成家,楊柳初飛一兩花。已是無春可拚得,亂紅何苦惱霜華。
溪洞有馀險,播村扼南夷。徑小石齒交,樹古藤腳垂。亂竹無人伐,槁折何離披。林杪天一竅,云密不得窺。舉步即脅息,間關風磴危。日夕未出隘,我仆皆告疲。嗟爾戍守人,創殘百戰遺。馀生亦何幸,際此明盛時。
帆開建業水,人上豫章臺。許令蛟腥起,滕王雨色來。
我亦吳頭客,年年念遠梅。孤根元自植,冷蕊為誰開?因睹城南詠,深思嶺表來。北人盆里看,應不近蒼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