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村寄題三首 其一
春入桃村爛熳紅,
紛紛來覓武陵蹤。
武陵不在千山外,
只在先生一笑中。
春入桃村爛熳紅,
紛紛來覓武陵蹤。
武陵不在千山外,
只在先生一笑中。
春天來到桃村,桃花爛漫嫣紅,人們紛紛前來尋覓武陵桃花源的蹤跡。其實武陵桃花源并不在千山之外,就在先生的一笑之中。
爛熳:同“爛漫”,形容顏色鮮明而美麗。
武陵蹤: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人所發現的桃花源的蹤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春天游覽桃村時,看到爛漫的桃花,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存在一些紛擾,詩人借此表達對寧靜美好境界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借桃村之景,傳達理想境界并非遙不可及的哲理。其特點是將現實與傳說巧妙結合,語言清新。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感悟。
銀河露冷,金杯酒釅,天上人間歡遇。多情終古屬今宵,又豈是、秦朝楚暮。片云乍起,羅衣暗濕,偏有無端風雨。仙家一夢曉雞啼,也添得、陽關離緒。
曲江宴罷注官旋,親舊肥家有酒船。我老學農雖未遂,谷分一石準羊肩。
高車駟馬斷經過,只見春農說早禾。得雨又還傷谷賤,不知誰與緩催科。
圣人去我遠,存者六籍紛。遺跡非口授,從生觀甚勤。往往一師說,反復萬口云。吾聞《易》蠱象,育德而振民。茍徇所不屑,戈矛已相因。前有千年書,后有萬載人。何以立天地,上答君與親。愿持白日心,光明照星辰。為學如登山,來萬陟者僅。徐行必無躓,闊步不到峻。所蔽有厚薄,開塞豈田刃。荀卿善言解,性惡惜未慎。剛決與果敢,道乃日月進。仁義奉孔孟,耿介尊堯舜。悠悠總不濟,百年亦何迅。
籍籍家聲起草萊,詵詵子舍奉蘭陔。翩翻三鳳皆英物,蹭蹬雙駒亦駿才。憶昔綵衣環幾舄,于今清血灑棬杯。何年盛事聯簪組,別有絲綸薦夜臺。卜鄰早效三遷教,負米方休百里勞。樂事難留同逝水,孝思無盡入伊蒿。萬家原上開新冢,舊館人來奠濁醪。況有銘詩傳不朽,長城千古白云高。
下方僧梵雜鳴鐘,身上危闌復幾重。微看太液波光凈,更接蓬萊雨氣濃。
紅珠辭掌,絮果因風飏。跌碎菱花樓上響,人與舞鸞同往。昨宵粉壁金閨,今宵孤冢棠梨。思子臺前月落,女墳湖畔鴉啼。
漢宮羅列倚云霄,鳳翥龍飛積翠遙。東瞰扶桑延日觀,西連雪嶺入寒宵。皇輿拜舞臨黃道,仙仗繽紛覲紫朝。諸將謾勞繁鼓角,至尊今已奏簫韶。
老去勤勤念一丘,已將身世上虛舟。濟川善謔情雖厚,似倚清才惱白頭。
佳泉蟹眼最知名,沙底冰寒映月明。活火烹宜林岕好,千瓶汲取遍佗城。蟹眼雙瓶只十錢,挑來大北白云邊。一城爭飲因甘冽,不道仙羊有別天。
蕭蕭驄馬豸衣新,負弩前驅動陌塵。山入瑯琊千古壯,月明鳧繹萬家春。衣冠不改姬公化,閭巷猶談仲父仁。收拾歸來獻明主,都亭何用更埋輪。
鳴呼悠哉,日鑒在茲。以時享祀,神明降之。神明斯降,既佑饗之。祚我無疆,受天之佑。赫赫太上,巍巍圣祖。明明烈考,丕承繼序。
納涼褪羅裳,反側睡遲遲。所歡特底來,唐突就儂嬉。
故園花候已辛夷,夢自惺忪涕自洟;雁去燕來相笑語,何年客子是歸期?
正覺山前折卻本,三七日內心頭悶。卻來鹿苑討便宜,好與拽翻椎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