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陷
一旅未能保海邦,敢云天塹有長江。
軍中才把量沙唱,路畔旋看系劍降。
誰繪流民登北闕,漫尋清夢臥南窗。
長城萬里今安在,禿筆終思鼎可扛。
一旅未能保海邦,敢云天塹有長江。
軍中才把量沙唱,路畔旋看系劍降。
誰繪流民登北闕,漫尋清夢臥南窗。
長城萬里今安在,禿筆終思鼎可扛。
一支軍隊無法保衛沿海地區,怎敢說長江天塹能守得住。軍隊里剛唱起用沙充糧的計謀之曲,路邊很快就看到將領投降。誰會描繪流民的慘狀讓皇帝知曉,只能空尋清夢臥于南窗。萬里長城如今在哪里呢,我雖只有禿筆,卻始終想著能肩負起挽救國家的重任。
一旅:一支軍隊。海邦:沿海地區。
天塹:天然的壕溝,指長江。
量沙唱:南朝檀道濟被敵軍圍困,唱籌量沙,以沙充糧,迷惑敵軍。這里指軍隊用計謀。
系劍降:將領投降。
流民:流亡的百姓。北闕:宮殿北門,代指朝廷。
長城:比喻國家的重要屏障、支柱。
禿筆:指筆,謙稱自己的文筆。鼎可扛:表示能承擔重任。
此詩可能創作于國家面臨外敵入侵、軍事失利、社會動蕩時期。詩人目睹軍隊戰敗、百姓流亡的慘狀,懷著悲憤和憂慮的心情寫下此詩,渴望能為國家出力。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國家淪陷的慘痛現實,表達詩人的愛國情懷和擔當精神。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強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特定時期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春風吹雨暗江城,東望停云曉霽生。
惆悵昔同玄豹隱,沿洄今聽早鶯鳴。
石蓮沖暖花應麗,雪浪橫江月自明。
誰道大鵬翔既遠,猶煩羅罻重含情。
滕王遺閣瞰江流,文酒招攜識勝游。
臺殿已非歌舞舊,風煙猶帶古今愁。
斗間劍氣雙龍合,檻外湖光片雨收。
下榻縱應慚孺子,故人今已重南州。
十分畫得相似,
祇有一處誵訛。
佛祖檢點不出,
從教平地干戈。
控晨浮紫煙,八景觀派流。
羽童捧瓊漿,王華餞琳腴。
相期白水涯,揚我萎蕤珠。
吳淞煙水是臞庵,
從昔行人入美談。
小艇延緣葦間過,
市聲依舊隔橋南。
神州蘭蕙已寥寥,
劍膽琴心讓汝驕。
術到虛無方是俠,
舞臺裙屐尚纖腰。
午夜崩騰玉馬飛,春前臘后未為遲。
正憐灞上詩無繼,似與山陰客有期。
搖蕩江花迷遠渚,埋藏海嶠失多歧。
誰能作句催端水,清絕臺州別駕詩。
春水動幽興,江行人跡稀。
青楓隨浦斷,遠雁與云歸。
過雨花經眼,停舟山近衣。
長吟愁落日,霞外看馀暉。
庭院沉沉晝漏長,
輕陰樹底咽啼鶯;
樓臺深鎖無人到,
惟有葵花向日傾!
香吐黃昏,不是風塵味。清影弄、月痕輕綴。裊裊扶風,聯珠顆、枝條柔翠。幾多番、落盡還開,直恁秾情幽媚。
繡窗綺閣,慣是憐娃惜婢。晚妝殘、湘云堆髻。一枝偏倚,珊枕玉溫香膩。夜深沉、夢醒殘雞,暗麝尤侵鴛被。
茅屋雞聲夢覺時,
倉皇扶病著朝衣。
恍思承詔明光日,
咫尺天威拜玉墀。
花光撲上春城,曈昽直把人衣染。家家百舌,年年三月,桃花滿店。誰釀梨云,更攙柳浪,倍添伊艷。算那家、映水開偏好,胭脂一院門長掩。
城下綠蕪如毯。不禁風、酒旗輕飐。也應明日,再來尋處,落紅萬點。囑付花鈴,忍令一片,頓隨春減。恰墻頭幾朵,含情送客,暗頹嬌臉。
雙眸眄修途,一開還一閉。
去水付黃昏,來車循往轍。
彼岸竟光明,肺肝馀朗雪。
去歲滇池一棹回,今朝江口片帆開。
竹林未暖論文席,官舍遙持介壽杯。
聲價待收韓愈第,山川要壯子長才。
堂前若問平安否,數點沙鷗一釣臺。
師垣第宅國咸休,奕奕銀臺世作求。
杰閣好藏先帝制,高堂曾共故人留。
蘭蓀九畹浮佳氣,華武千峰擁上游。
最是后賢能肯搆,關西清白自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