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四十二首 其十九
曉來鵲噪一聲聲,
象駕崢嶸喜見臨。
款聽瑯瑯終日語,
異苗翻秀映叢林。
曉來鵲噪一聲聲,
象駕崢嶸喜見臨。
款聽瑯瑯終日語,
異苗翻秀映叢林。
清晨時分喜鵲一聲聲地啼叫,仿佛預示著莊嚴的象駕榮耀來臨。仔細聆聽一整天那清朗的話語,就像奇異的幼苗茁壯成長映襯著叢林。
曉來:清晨。
鵲噪:喜鵲鳴叫,在傳統觀念里喜鵲叫有喜事來臨之意。
象駕:象征莊嚴、尊貴的車駕,這里可能指高僧或重要人物的到來。
崢嶸:形容卓越、不平凡。
款聽:仔細聆聽。
瑯瑯:形容聲音清朗。
異苗:奇異的幼苗,可能寓意獨特的人才或佛法的種子。
翻秀:茁壯成長、呈現秀美的姿態。
《偈頌四十二首》通常是佛教偈頌,多為表達對佛法的感悟、修行的體會等。此首可能創作于有高僧大德來訪、講經說法之時,詩人在清晨聽到喜鵲報喜,高僧到來并聆聽其教誨后有感而發。
這首偈頌主旨是表達對高僧到來和聆聽佛法的喜悅與期待。其特點是借助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傳達情感。在佛教偈頌文學中,展現了對佛法傳播和修行成長的積極態度。
帝里記當日,賜第富相聯。惟君家最稱著,桐木老參天。三相勛庸才業,一代風流人物,繼世賴君賢。自合躋清要,小屈佐平川。下車初,逢慶旦,聽歡傳。冰清玉潤,仁愛終始被江堧。滿泛黃花稱壽,細看紅萸枝健,和氣靄芳筵。隔日醉重九,千歲似今年。
月引庭花影上窗,悶和簪朵臥空床。春寒翠被無人共,閑卻熏爐一字香。
昨發白鷺洲,今過白鶴溪。溪流幾回轉,只在晉陵西。月出女猶浣,云深猿自啼。茅峰雖咫尺,無計躡丹梯。
兩河樓櫓枕孤城,四野貔貅列萬營。飲馬直疑天漢落,揮戈可使塞云平。三春日里旌旗影,五夜風前鼓角聲。北去塞塵無朔漠,南來王氣有神京。玉門都護傳書至,羽扇將軍草檄成。社稷山河開帝業,鳥蛇龍虎識天兵。令嚴步武威容盛,夕報烽煙氣候明。佇看長驅清瀚海,始知臺閣著勛名。
先生八月乘煙霧,妻子同隨海上槎。太守賓筵先肅客,廣文官舍即為家。波濤浩蕩藏陰火,島嶼微茫接太霞。聞說三洲多藥草,可能無意到丹砂。
吟上蕊珠巖,詩成不敢寫。疑有綠毛仙,洗髓梅花下。
石滑苔深多湍流,洗了耳根又洗眸。一絲不掛大自在,醍醐如注任灌頭。
布衣相見又空還,好去留心幾格間。無月讀書方就寢,有詩題石始登山。下帷董子寧思佚,運甓陶公不愛閒。自恨青春皆浪過,于今為爾惜紅顏。
改席臨虛榭,為歡事每奇。控弦天苑騎,跳劍內園兒。小榻時欹枕,疏簾久對棋。稍聞深樹里,風送桔槔遲。
玉宇銀河自古今。鈿分釵擘早沈吟。巫山西去無多路,滄海東來幾嗣音。連理樹,覆巢禽。當時閒事換傷心。郁金堂上鐙明滅,嬰武杯中酒淺深。
煙霄鸞鵠正紛紛,尊酒憐君是逸群。望入九江春欲盡,恩沾雙闕曉初分。郡中善政期參佐,紙上陳言事見聞。卻喜盛年才力健,好攄忠悃樹芳勛。
神樞干元化,循環運陰陽。善惡隨氣異,禍福竟何常。朱均繼堯舜,時事巳搶攘。至人妙轉移,霾曀回晶光。祥麟踣大野,君子徒慨慷。黃星照中原,天道遂披猖。汗漫千百年,流潦浩滂滂。否泰有傾覆,霖雨見朝陽。惜無風與牧,乘時佐羲皇。熙熙返大樸,濟濟垂衣裳。鼎湖去不復,嘆息空哀傷。
綠樹如韋曲,澄江似謝家。暖云巢燕子,清露濕梨花。
不識南溪路,借問道傍子。荅言從此去,桃花隔春水。
他年聚此憶吾身,清淚何須沾俗塵。但使流觴停舊位,一樽還酹土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