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嚴陵釣臺作
丹楓為幛石為屏,
百尺高臺照客星。
兩岸猿聲落秋水,
至今山色為誰青。
丹楓為幛石為屏,
百尺高臺照客星。
兩岸猿聲落秋水,
至今山色為誰青。
紅色的楓葉像帷幕,石頭像屏風,百尺高的嚴陵釣臺映照出客星的光芒。兩岸猿猴的啼聲落入秋天的江水中,到如今這山色又為誰而呈現出青色呢?
幛:帷幕。
客星:指嚴光。嚴光字子陵,曾與劉秀一同游學,劉秀稱帝后,嚴光隱居不出,劉秀多次征召才到洛陽。后嚴光被安置于館舍,劉秀親自前往探望,嚴光仰臥不起,劉秀撫摸著他的肚子說:“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嚴光不應,過了好久,才睜開眼睛說:“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劉秀無奈離去。后來嚴光歸隱富春山,耕釣于江邊。傳說嚴光與劉秀同臥時,嚴光把腳放在劉秀肚子上,次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劉秀笑著說:“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
猿聲:常象征哀愁。
嚴陵釣臺在浙江桐廬縣西富春山,是東漢嚴子陵隱居垂釣之處。詩人路過此地,看到眼前的景色,聯想到嚴子陵的事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對嚴子陵的隱居生活充滿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借嚴陵釣臺之景,表達對嚴子陵的敬仰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以嚴陵釣臺為題材的詩歌創作。
笑取紅綿拭鏡光,香臺珍重曉來妝。瓠犀微露朱櫻破,猩血輕調玉筍忙。樊素年來添嫵媚,樂天老去更疏狂。金籠鸚鵡驚相見,卻怪風前笑語香。
庾廩多時劫火焚,兇年黎庶食薇根。青山曉斸云垂擔,白水宵澄月映盆。老婦作成心獨惜,嬌兒求飽手爭捫。大官每日饜粱肉,此味誰將與細論。
乘輿前殿退朝初,玉案焚香午漏馀。三省奏來祥瑞事,編排付與內尚書。
系馬郵亭寂寞中,遠沙喬木暮號風。今宵不作江南夢,賴有之人笑語同。雪霰飄燈春夜長,相逢旅瑣莫悲傷。朱顏綠發輸君少,正好驅車上太行。湘水秦山此路分,更持杯酒勸行人。馬頭便作天涯別,好到江南看早春。
家山何在兩忘歸,杯酒相逢慎勿違。不獨飯山嘲我瘦,也應糠覈怪君肥。男婚已畢女將歸,累盡身輕志莫違。聞道山中食無肉,玉池清水自生肥。造物知吾久念歸,似憐衰病不相違。風來震澤帆初飽,雨入松江水漸肥。
生小比鄰數往來,騎危細鼓打如雷。天吳紫鳳空相妒,竹馬青梅兩不猜。誰判無情成眷屬,更拋斯世付沉埋。十三年事匆匆過,忍買叢楊冢上栽。
十八燕姬宮樣妝,緩歌金縷宴華堂。桃花扇底春風暖,一點梁塵落酒香。
茗宴適秋涼,琳宮開草堂。菊侵雙澗水,桂落一林霜。羽客彈瑤瑟,山人送玉觴。翩翩鸞鶴集,何異白云鄉。
路遠青天外,云高白日暄。此行猶可滯,故夢詎能言。海上隨風浪,鄉人自嫁婚。歸來誰舊識,暮雨閉重門。昔我飄飖日,軒昂勢若鷹。浮云忽一蔽,滄海為誰澄。杯水風波起,片云雞犬升。此心何所似,皎皎玉峰冰。
一區猶愧子云才,薄有茅堂傍水開。遠信經秋憑雁到,問奇長日有人來。好花隔岸飛紅雨,新筍穿籬迸綠苔。同上玉堂俱出牧,卻從湖海望蓬萊。
數椽蔭綠野,一徑俯寒流。幽況澹于水,高懷虛似舟。佳人芳草佩,仙客紫云裘。吾欲乘風去,相隨到十洲。
食貧南阮猶增重,行藥東橋未覺賒。返照入江成破碎,縠紋如掣萬金蛇。
疏疏蘆葦野鷗飛,遠水茫茫一掉歸。雨過山田收早稻,涼生客舍感秋衣。江村露冷蛩聲急,楚澤天清雁影微。白發難兄如見問,為言空憶故山薇。
老眼逢春病有花,淋浪醉墨字如雅。懸知不是唐王播,慚愧高僧護碧紗。
彼歡伯兮何仇。吾將汝兮解憂。汝何為兮我尤。眵吾之睫兮翳吾之眸。我思汝由。汝莫我留。我不汝謀。我目其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