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疊三首
乾坤誰是百年人,莫為閒愁枉卻春。試看昔人行樂處,荒臺無地積秋塵。
煙暗園林雨沒苔,春愁如織郁難開。不將幽意偷尋樂,容易霜華上鬢來。
綵筆聊拈賦短章,朝來微雨洗年光。山花一樹草堂靜,啼鳥數聲春意長。
乾坤誰是百年人,莫為閒愁枉卻春。試看昔人行樂處,荒臺無地積秋塵。
煙暗園林雨沒苔,春愁如織郁難開。不將幽意偷尋樂,容易霜華上鬢來。
綵筆聊拈賦短章,朝來微雨洗年光。山花一樹草堂靜,啼鳥數聲春意長。
在這天地間,誰能活過百年呢?不要因為無謂的憂愁而白白浪費了春光。你看古人曾經尋歡作樂的地方,如今荒涼的高臺已積滿了秋塵。煙霧籠罩著園林,雨水淹沒了青苔,春愁如織,郁悶難消。若不趁著這幽情去尋樂,轉眼間白發就會爬上鬢角。我隨意拿起彩筆寫了這短小的篇章,早晨的微雨仿佛洗去了歲月的痕跡。草堂邊一樹山花綻放,四周寂靜,幾聲鳥鳴更讓春意悠長。
乾坤:天地。
閒愁:無謂的憂愁。
荒臺:荒涼的高臺。
郁:郁悶。
霜華:白發。
綵筆:彩筆,指有文采的筆。
年光:歲月。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春日感慨時光流逝、人生短暫,看到自然景色的變化和歷史遺跡的荒涼,從而引發創作靈感,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易逝,勸人珍惜當下。其特點是將歷史的滄桑與春日的生機相結合,既有對人生的思考,又有對自然的贊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別路寒生欲暮秋,
蓼蘋紅白亂汀洲。
江門此夕華燈望,
疑是當年李郭舟。
古木上參天,流云下拂地。山亭人不來,老鶴自幽意。
山木秋風高,黃葉掃復墮。落日照柴荊,烹茶敲石火。
月出秋山空,素琴彈古曲。故人招不來,芳蘭為誰綠。
手持黃竹竿,獨釣煙江浦。夜來不醉歸,買蓑為秋雨。
惜齒埋之土
何曾愿世知
終為交趾獻
亦被普賢騎
斷虹收宿雨,
野色卷簾浮。
風起孤村暮,
煙深遠樹秋。
山光明日腳,
帆影破潮頭。
想得憑闌處,
吟情一倍幽。
禹跡芒芒畫九州,
到今滄海竟橫流。
合縱敢拒三天下,
雪恥將尋九世讎。
事勢可如騎虎背,
功名偏賞爛羊頭。
是誰畫諾誰傳詔?
一紙明貽萬國羞。
一自文皇破虜還,薊門天險壓秦關。
候騎不窺云中郡,屯田直至紇干山。
帝座分明照冀州,妖星從此霣旄頭。
皇圖永似西山固,圣澤黃河萬古流。
天戈漠北靜胡沙,帝里長安通狹斜。
中貴多騎大宛馬,都人愛種洛陽花。
滹沱易水接盧溝,千古漁陽說上流。
圣王一統開華夏,佳氣常朝五鳳樓。
追養奉先,納孝練主。
金奏鳳鳴,關雎樂舞。
奠鬯恭神,肥腯展俎。
積慶聰明,降景寰宇。
負郭宏開水上樓,春深晝永足淹留。蘿陰染碧連幽館,柳色垂青繞細流。芳席有時來上客,閑情終日狎群鷗。桃源未必能逾此,高睡真同物外游。
投紱歸來掩故廬,避囂又卜水云居。石壇致爽稐清梵,高塔凌空逼太虛。跡隱不嫌人境接,心閑自覺世情疏。相過盡日同歡笑,何事逃名學溺沮。
第一仙人數宋郊,羊裘更說子陵高。
天公速客先風雨,山寺開門受海潮。
游跡待傳文上石,邊愁無計銹生刀。
狂吟且共樓頭醉,酒虎詩龍各自豪。
久客欲歸去,翻愁行路難。
極天圍萬嶺,平地落千灘。
水立驚蛟斗,風腥哭虎殘。
悲歌烽火夕,流落恨儒冠。
寒氣朝猶逗,湘簾未捲時。
重尋前夜夢,新寫早春詩。
梅發江南盡,鴻歸塞北遲。
曲闌閒倚處,日影度花枝。
不管江梅妒殺人,
壺中日月已先春。
恰如姑射神仙子,
野服高閑物外身。
風攲烏帽送輕寒,
雨點春衫作碎斑。
小吏知人當著句,
先安筆硯對溪山。
血點斑斑扇底描,桃花人面總魂銷。夷門公子真憔悴,演出興亡事一朝。
舞衫歌扇話南朝,兵氣銷沉粉黛嬌。一局殘棋明社稷,千秋評論付漁樵。
扁舟一水接湖杭
久別先生道德光
名子我方思右咳
隔鄰公此選東床
彭聃上壽終澌盡
劉白同年各健強
梅子黃時雨如許
小留信宿共清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