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無礙定庵二首 其二
十七年前到定庵,
老僧朝暮拜瞿曇。
如今誰是香花主,
老木號風暮正酣。
十七年前到定庵,
老僧朝暮拜瞿曇。
如今誰是香花主,
老木號風暮正酣。
十七年前我來到定庵,那時老和尚從早到晚都在禮拜佛祖。如今誰是這供奉香花的主人呢?只有古老的樹木在暮色正濃時迎著風呼嘯。
無礙定庵:一座寺廟。
瞿曇:原指釋迦牟尼,這里代指佛祖。
香花主:指供奉香花的人。
號風:在風中呼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十七年前曾到過無礙定庵,當時寺廟有老僧虔誠禮佛,香火旺盛。十七年后重臨此地,寺廟已物是人非,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和人事變化。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以今昔之景反映興衰。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觀察和情感抒發。
七分水色二分燈,一分微月明。櫓枝伊軋夜禽驚,風來秋暗生。聽墜露,坐流螢。幽花眠未醒。淡云來往月無聲,心平潮也平。
古訓疇咨日,文明闡化時。君為萬家縣,誰定一王儀。名下看佳士,人間見舊詩。豈無清切地,州縣有程期。
媽媽泡茶留客飲。點心廚下親端整。白糖餡釣黑芝麻,應時品。香瓜餅。吃了還須包扎贈。
黯光寬甸舊煙光,鋒鏑縱橫擾帝鄉。昔是翠華臨幸地,今為白草戰爭場。陰符消息成金匱,雄戰分明勝鐵槍。從此不應將北極,等閒容易許禺強。
夜雪沙陀部,春風敕勒川。生涯惟釀黍,樂事在彈弦。不用臨城將,何須負郭田。雙雕來海外,一箭落天邊。
江南十月早寒催,楊柳千條葉半摧。閒殺六橋堤上路,月明不見踏歌來。
知君鄉味憶吳馂,便逐輕鷗下急湍。更使煙云有佳思,莫驅鼓吹傍湖山。
留得杯前興,偕游意與俱。夜清閑及鷺,人淡樂知魚。點月波心白,鳴簫座上蘇。秋光欣共適,況復在西湖。
可將言行以書紳,淮海維揚見若人。慷慨分金存乃叔,艱難返骨葬其親。刺詩杕杜于今廢,高冢麒麟自此新。俯仰即今無愧怍,平生張掾厚彝倫。
草玄何處結檐楹,一塢深深竹數莖。子夜天風來谷口,吾伊聲雜翠鸞聲。
初夏蟬鳴兩部蛙,乾坤老我度年華。何來冰谷龍蹄種,猶勝安期棗似瓜。
木落千林秋氣新,虛亭寂寂不生塵。悠然危坐草玄者,不負山橋問字人。
荊溪東下白云鄉,五斗先生舊草堂。蔬圃幾弓連町疃,糧田百畝接陂塘。魚兒浦口酒船小,燕子風前茶焙香。應笑東華塵土客,馬蹄終日為誰忙。
秋黍何離離,驅馬登殷墟。孟門與太行,左右相縈紆。狡童不我好,萬乘為獨夫。圖任惟奸回,親賢反見疏。矢心各自靖,揆道豈云殊。埋骨邈千年,廟貌猶古初。孔圣贊一詞,永與天壤俱。
路不赍糧笑復歌,三更月下入無何。太平誰整閑戈甲,王庫初無如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