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秋興 其二
冪?庭陰午不收
最宜高處豁雙眸
江濤直下枚乘筆
鄉思初生張翰舟
桐葉雨疏人靜夜
荻花風起雁來秋
何當博望同移棹
倒引星河足底流
冪?庭陰午不收
最宜高處豁雙眸
江濤直下枚乘筆
鄉思初生張翰舟
桐葉雨疏人靜夜
荻花風起雁來秋
何當博望同移棹
倒引星河足底流
濃密的樹蔭到正午仍未消散,最適宜在高處開闊雙眼眺望。江濤奔涌如枚乘筆下的雄健氣勢,思鄉之情如張翰歸鄉的扁舟悄然萌發。梧桐葉上疏落的雨聲里,人在靜夜里獨坐;荻花被秋風吹起時,大雁帶來了秋的消息。何時能與博望侯般的友人同劃小船,看星河倒影在船底流淌。
冪?(mì lì):形容濃密覆蓋的樣子。
枚乘:西漢辭賦家,以《七發》著稱,文中以其筆力雄健喻江濤氣勢。
張翰:西晉文學家,因見秋風起思吳中莼羹鱸膾而辭官歸鄉,此處代指思鄉之情。
博望:指張騫,西漢博望侯,曾出使西域,此處借指有遠游或雅趣的友人。
倒引星河:指船行時星河倒映隨波流動的景象。
此詩為《淮南秋興》組詩其二,當創作于秋季客居淮南時。詩人面對秋景,由自然之景觸發思鄉之情,并借歷史人物典故,隱含對雅趣交游的期待,反映清代文人客游時的典型心境。
詩以秋景為引,融合思鄉與雅游之念,用典貼切自然,情景交融。通過細膩的秋夜意象與壯闊的江濤星河,展現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是清代秋興題材中情景兼勝的佳作。
西望中原懶轉頭,十年空見水東流。
涂山漫想諸侯會,濠上聊追二子游。
大劍長刀秋正擾,淡煙疏雨暮還愁。
誰能不討清河朔,誓楫當期祖豫州。
香山譽望不可攀,香山之后傳香巖。
香巖硉矹聳人目,香巖秀氣超塵凡。
香巖之風清可掬,終日哦松適幽獨。
媿我無能老杜門,何時一笑披青云。
我生動多艱,一笑不易得。
朅來坐逆旅,俯仰空太息。
吾人當代秀,文章擅華國。
分攜十四載,復此見顏色。
怱怱未及款,歸程忽云逼。
愿君因索涂,為我指南北。
金門與玉堂,努力事登陟。
閑將咫尺書,因風寄相憶。
舉首西風漫障塵,清無纖翳六花新。
謝庭擬似吟飛絮,洛浦飄飖見麗人。
漏箭不知樓外曉,觥籌先發坐中春。
兔園盛集應難繼,空想當時主與賓。
小隠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軒良有意。仕途捷徑固無取,泉石膏肓亦猶次。
不知朝隠誰得之,我恐曼倩為近似。公卿百執各有職,豈容妄隠但充位。
古人祿仕所不免,意在全身近于智。莊周梅福此其流,吏隠之名可無愧。
沈君有弟今休文,咳唾成章數千字。恥從舉子事進取,逸韻高情寓吟醉。
乃兄宦達方強仕,翠竹停鸞想風致。君侯才業伯仲間,退以求名名亦遂。
方今堯舜理四海,巖穴彈冠求自試。朝廷既治群吏肅,何處堪為隠者地。
不如市隠最得策,大勝山林自憔悴。花源繚繞轉紅綠,竹洞深沉入幽邃。
我聞此風頗健羨,圖成未可日月冀。他時儻作江西游,兄曰能來訪予季。
時難盆甑久無膻,夢寐何郎食萬錢。
一臠乍驚肥羜美,五紽應喜敝裘全。
好從牛炙論莼菜,堪笑河鲀詠柳綿。
彈鋏得魚良不惡,先生何用鄙烹鮮。
一樽芳酒起沉煙,絕勝紅裙擁后前。
山色水光相上下,月華秋氣共清圓。
佳時令我思韓愈,好夢逢君想惠連。
老大不知追逐樂,卻因妍唱惜流年。
入室芝蘭氣不殊,逢君還憶見君初。
梅花正喜春懸鳯,藿葉俄同夏鲙魚。
下榻舊聞看孺子,負荊誰復謝相如。
艱難正詘平戎策,及早東游叩帝居。
吾友李粹老,少也游膠庠。六年得一第,自謂貴且昌。衽席不知戒,飛黃中道僵。三閱大淵獻,歲月亦已長。
嗟嗟死非所,至今未能忘。忠言類良藥,苦口不見嘗。那知兵火余,獲見同舍郎。來丞濡須郡,兩歲依余光。
邂逅偶及此,為之淚淋浪。高義藉激薄,美政稱扶傷。康沂富邦國,何獨歌王祥。
江城四月盡,麥熟梅子黃。歸歟佐吾君,談笑躋羲皇。遙應不可留,船頭鼔其鏜。
人生邂逅非偶耳,一面豈容輕慍喜。白首如新傾蓋歡,誰解乘閑究斯理。
君家江南我江北,南北相望殆千里。惠寵顧我端有由,衰滯不應能致此。
為言前歲在金沙,幽討窮探徧山水。論文獲與阿逢游,賸馥殘膏丐猶子。
是行來赴徐卿召,昨日扁舟方戾止。阿逢聞是公僧彌,予乃阿逢門下士。
知公閑放今杜門,所舍與公殊密邇。何妨旦夕侍杖屨,執經仍與諸郎齒。
過從彈指見周星,入室芝蘭被蕸?。須知四海皆兄弟,高義似君誰可比。
徐卿報政趣歸朝,畫鹢高檣艤江涘。明朝車騎遂東還,有便時時遺雙鯉。
泉沸雞籠山下林,潯陽曾記尺余深。
濯鮮瀹卵非予事,清暑攘寒蓋我心。
物態漫勞私曖曖,靈源當信匪今今。
簿書汨沒塵埃久,附驥何時遂滌襟。
山前羅萬松,邀我行數里。
不知幽人居,但愛亂峰峙。
新晴翠似潑,乍熱汗如洗。
幸獲聽潺湲,何妨濯清泚。
西湖春晚未全熱,湖上山光互明滅。
往來冠蓋競駢闐,斷續笙簫共伊咽。
我憐湖山山見憐,波間涌出佳人鈿。
太真一去不復返,圓荷萬點臙脂錢。
船頭美眄珠的皪,不必洞房深處覔。
忽然相值更相呼,嫩藍衫子山爭碧。
腸斷騷人一軸詩,細看煙柳想腰肢。
明年我亦西湖去,遲日光風二月時。
平生最愛煙水閑,不知歲月磨江山。
干戈七載厭奔走,清霜夜入飛蓬間。
我家山水擅平遠,未向郭熙見秋晚。
驚鴻斷處抹微云,野水盡頭橫翠??。
林塘綠浄明拒霜,似與楓葉驕秋陽。
東坡山谷妙言語,珠玉倍增山水光。
亂離記得承平日,政出多門事如髪。
傷心北猗歸何時,園苑荒涼萬年石。
無慮無營得自如,亂紅狼籍綠陰初。
莫貪視盜誅鋤術,輕換齊民種蒔書。
風物最憐清且好,賓朋那患數斯疏。
高談亹亹還終晷,坐覺庭花影上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