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雜詠 其一 日觀峰
五夜峰前曙色浮,
曈曈先出海東頭。
擬將赤手扶羲馭,
早向人間照九州。
五夜峰前曙色浮,
曈曈先出海東頭。
擬將赤手扶羲馭,
早向人間照九州。
五更時分,日觀峰前已泛起黎明的曙光,一輪紅日彤彤升起,率先從東海之濱躍出。我仿佛要伸出赤紅的手臂,扶住羲和駕馭的太陽車,讓它早早為人間的九州大地灑下光明。
五夜:指五更,古代將一夜分為五更,五夜即第五更,黎明前。
曈曈(tóng tóng):形容太陽初升時明亮的樣子。
羲馭(xī yù):羲和駕馭的日車,羲和是中國古代神話中駕馭太陽的神。
九州:古代中國的代稱,指全中國。
此詩為清代乾隆皇帝登泰山時所作。日觀峰是泰山觀日出的著名景點,詩人于五更時分在峰前觀察日出,觸景生情,既描繪自然奇觀,也暗含對人間光明的關切。
詩以泰山日觀峰日出為題材,通過生動描寫與神話想象,展現(xiàn)日出壯麗之景,表達對光明的向往與關懷人間的情懷,語言簡練、意境開闊,是泰山題詠的佳作。
住近江心古寺邊,幅巾應伴浙僧閑。
官銜自管金陵觀,冠業(yè)多依雁宕山。
出處要留青史看,功名且逐白云還。
殷勤為祝樓居月,好照橫舟漱碧灣。
連日寒殊甚,衰年無一能。
硯呵磨墨凍,瓶曬插花冰。
浮世無根絮,余生有發(fā)僧。
蘇門如可即,端合事孫登。
一鶚度秋空,秋空無影跡。
千人萬人海,聚頭空唧唧。
點黑楊岐衣,鷲峰藏得密。
寒暑知幾年,分付當有日。
談玄說妙者,脫去情塵執(zhí)。
老子歸耕谷口云,幾年音信不相聞。
青燈事業(yè)難忘處,白社蕭條又憶君。
萬岳千巖雙鬢改,三吳百越一江分。
何當亦用蒲輪起,智者遺編有蠹紋。
一雨遂逾月,連朝仍徹宵。
雷公自收麥,田父不耘苗。
時見危垣墮,仍聞比屋漂。
愧無援溺手,窮巷有持橈。
朔風于水浸瓊沙,曾共騷翁理釣槎。
對酒又吟端木葉,論詩還憶款冬花。
饑能驅我瓶儲罄,老不饒人鏡影華。
擬喚扁舟尋剡叟,嶺梅瀟菊各天涯。
巍然獨立九霄中,勢壓衡廬亙華嵩。
搗藥聲高蟾闕近,乘槎路渺鵲橋通。
三更見日生滄海,六月飛霜下翠空。
好挾千年王子晉,玉笙輕度碧桃風。
多人乞語過臺鴈,上人亦向那邊游。
寒拾不能登妙覺,只為貪著山水幽。
巨羅長年抱膝坐,癡癡更是不知休。
春花正開香滿路,日輪卓午山氣收。
乘興去時宜速速,乘興回來莫悠悠。
井絡璠玙瑞,江干英簜馳。
萬屯孤宿飽,一旅共時危。
行地嗟蓬轉,呼天泣黍離。
百年公有盡,一慟我非私。
姜夔劉過竟何為,空向江湖老布衣。
造物忌名從古有,詩人得位似君稀。
圣朝自要求參術,吾道何應賤蕨薇。
晚節(jié)黃花須愛護,且教湘士挹芳菲。
暮云春樹飽相思,今共秋風捋白髭。
北闕未知鸚鵡賦,南州空誦鷓鴣詩。
旗亭尚喜髠能飲,客路誰知朔獨饑。
頼有湘翁生計在,且吟九辨擷江蘺。
賈井裴亭遍短筇,紅塵歸騎又匆匆。
我尋桂樹吟招隠,君對蓮花誦易通。
今日江山勞別夢,他年燈火課新功。
濂溪最念初平老,恨聽連床話未終。
直廬峻在九霄高,雨露恩光切仰膏。
夜炬恩濃超賜錦,春船思澀怯提鼇。
日磚有影占花隠,風鐸無聲引索绹。
昭代崇儒逢圣主,小臣待詔愧王褒。
蘇公堤畔系吟馿,知在垂楊第幾株。
學校文章如畫餠,朝廷官爵似呼盧。
春吟應欠梅花在,時事曾言楮幣無。
惆悵湘湄分袂處,今看細雨長蘼蕪。
時樣多求赫赫聲,惟公獨韞玉精神。
傳無房杜可書事,心即羲皇太古人。
日月升時先奮翼,風云濃處忽抽身。
蒼蒼忍奪客星去,卻使凌煙憶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