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樓攻愧知婺州二首
壯年才氣壓詞場,眾已相期白玉堂。垣制孰非經大手,斯文無復數他楊。諸公政爾需調鼎,一語翻然忽抗章。汲黯固知當大用,得君徒欲重淮陽。
三十年間企絕塵,久同朝跡話平生。論文密處雖朋友,投分深時即弟兄。自恨我無分袂語,但輸君已著鞭行。東陽一葦杭之便,毋惜公馀蚤寄聲。
壯年才氣壓詞場,眾已相期白玉堂。垣制孰非經大手,斯文無復數他楊。諸公政爾需調鼎,一語翻然忽抗章。汲黯固知當大用,得君徒欲重淮陽。
三十年間企絕塵,久同朝跡話平生。論文密處雖朋友,投分深時即弟兄。自恨我無分袂語,但輸君已著鞭行。東陽一葦杭之便,毋惜公馀蚤寄聲。
您壯年時才華橫溢,在文壇上無人能及,眾人早盼您能進入翰林院。朝廷制詔哪篇不是出自您的大手筆,文學界再難有其他如您這般的才俊。諸位公卿正需要您輔佐朝政,您卻突然上書請求外任。您本應像汲黯一樣被重用,如今得君王信任卻只派去鎮守淮陽般的地方。三十年來我一直仰望您難以企及的成就,長久同朝共事暢談生平。論文章默契如朋友,情投意合時便似兄弟。只恨我沒有離別時的貼心話,只能嘆您已先行一步。東陽(婺州)距離近如用葦渡河般容易,望您公務之余盡早寄來消息。
詞場:文壇,文學界。
白玉堂:宋代指翰林院,為文臣清要之職。
垣制:指朝廷的制詔文書。
大手:大手筆,指擅長寫作的大家。
調鼎:比喻治理國家,調和政務,多喻宰相之職。
抗章:向皇帝上書直言,此處指請求外任。
汲黯:漢代直臣,以直言敢諫著稱,此處借指樓攻愧。
企絕塵:企望趕上卻難以企及,形容對方成就高遠。
投分:情投意合,志趣相投。
分袂語:離別時的話,分袂指分手。
著鞭行:先行一步,比喻對方已啟程赴任。
一葦杭:用一根蘆葦渡河,比喻行程便利,出自《詩經·衛風·河廣》。
蚤:通“早”。
樓鑰(號攻愧)為南宋名臣、文學家,此詩為其赴任婺州知州時友人所作贈別詩。南宋中后期,朝廷對地方官員的任用常受政局影響,樓鑰雖才高望重卻外任知州,詩中既反映其才德被眾認可,也隱含對其外任的微妙感慨。
全詩緊扣“送別”主題,前首側重贊揚樓攻愧的才名與資歷,隱含對其外任的惋惜;后首追憶交游情誼,表達別后牽掛。語言典雅,用典自然,情感真摯,是南宋贈別詩中兼具文學性與史料價值的作品。
我昔有遠游,逢君慘羈旅。異鄉感新知,義氣兩相許。
移帑靖節且休論,那有柴桑避俗喧。閱世浮屠三宿地,可兒學究幾家村。不應晏子仍居市,其奈劉伶既入裈。犵鳥蠻花此間樂,故山啼殺秭歸魂。如君能辦買山貲,王屋愚公亦可移。愿唱鷺門歸隱曲,共吟蟫窟落成詩。元龍樓上人何在,朱鳥窗前客未窺。笑我國于蝸角左,厭厭新婦閉車帷。五年消受晚花香,蹇子相于畫錦堂。每對琴尊懷北海,早知金王重元方。龍荒謫宦依騷雅,鳀國詞人奉霸王。凄絕恒心園里客,吟箋飛度萬羊腸。欲尋凈土羼遺民,奈此泥犁黑劫淪。東海昔年遲蹈我,北山今日恐驅人。坡翁抵死居無竹,老子平生患有身。萬古閻浮詩冢在,蘧廬天地一微塵。
毿毿柳色一番新,燕舞鶯啼滿院春。我欲問花花不語,傷心猶戀賞花人。
濯濯縈春晚,依依帶暝饒。楚宮皆餓死,無計學纖腰。
城外西湖煙霧光,孤山宛在水中央。門開獨樹懸青磴,徑繞千花上碧堂。蘭艇桂橈操自穩,藥房荷榻臥偏長。秋波不隔尋真路,乘興須君到隱鄉。
寰中獨照萬機息,壸外分權六國清。四海晏然王化里,不須當道話升平。
四海五湖通地脈,千秋萬歲繞仙城。無波不是朝宗意,有浪應非滟滪聲。
變紅猶未落,心卷只純黃。暖失三秋艷,寒爭一日香。酒隨花朵盡,愁逐歲華長。豈乏梅新吐,終憐菊有芳。炎方梅易發,爭暖不宜寒。獨有黃花晚,偏當大雪殘。東籬無此種,靖節不曾看。歲暮英方落,依依向藥欄。
修程快著祖生鞭,勝日同乘李郭船。自愧不能扶病去,郭南亭上看登仙。何人把酒送揚舲,定復從容柳下亭。共說歸時柳陰合,與君衫色斗青青。
幾載池塘夢,到來春草斑。對兄頻得句,為我一開顏。堞雉當軒出,沙鷗伴客閒。問津重指點,流水正潺潺。
水流青山中,人行白云處。落日下西崦,馀光拂高樹。此行何所有,一眺空海宇。慚乏山林姿,來此成賓主。
當時猿鶴許相依,煙霧連山隱少微。空谷獨留猿鶴在,巖扉長待主人歸。
夢覺銀屏,彩云已、寄與定情花葉。誰分開了金籠,啼妝已愁絕。重料理、嫁時鸞鏡,還怕聽、曉窗鶗鴂。紅淚封綃,青裙舉碓,舊恨休說。恁天風、吹入欄干,正老去、相如病時節。猶勝龍邱獅吼,賣門前苕莢。須燭下,梅花妝罷,報佳客、一甌清雪。寄語燕燕紅樓,鈿車催別。
微微我徒,秩秩大猷。研精典素,思心淹留。乃命仆夫,興言出游。浩浩洪川,泛泛楊舟。仰瞻景曜,俯視波流。日月東遷,景曜西幽。寒往暑來,四節代周。繁華茂春,密葉殞秋。盛年衰邁,忽焉若浮。逍遙逸豫,與世無尤。
谽谺萬狀眼中奇,四顧三嘆天下稀。秦帝詔方宣美意,徵君心已悟危機。追隨談姓俱韜晦,邂逅涪翁并發揮。卻羨桃源人更會,和名和姓襲鴻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