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李晴軒叢臺登高
磴道倚荒城,叢臺舊有名。
河山銷霸氣,木葉亂秋聲。
云凈千峰瘦,天空一雁橫。
盍簪逢令節,好結歲寒盟。
磴道倚荒城,叢臺舊有名。
河山銷霸氣,木葉亂秋聲。
云凈千峰瘦,天空一雁橫。
盍簪逢令節,好結歲寒盟。
石階小道依傍著荒涼的城墻,叢臺自古以來就遠近聞名。山河間消散了昔日的霸氣,落葉在秋風中發出雜亂的聲響。云開霧散,千座山峰顯得清瘦;天空遼闊,一只大雁橫空飛過。在這重陽佳節與好友相聚,正可締結如松柏般堅貞的情誼。
磴道:登山的石階。
叢臺:戰國時趙國的著名臺榭,故址在今河北邯鄲,為趙武靈王所建。
銷霸氣:消散了往日的雄豪氣勢。
木葉:樹葉,化用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令節:美好的節日,此指重陽節。
盍簪(hé zān):本指插戴冠簪,后借指士人聚會,出自《詩經·小雅·甫田》。
歲寒盟:喻指堅貞不渝的友誼,典出《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此詩創作于作者與友人李晴軒重陽節同登叢臺時。叢臺作為戰國趙國王室遺跡,歷經千年滄桑,詩人登臨之際,見秋景蕭瑟、歷史遠去,又逢好友相聚,故借景抒懷,寫下此詩。
全詩以登高為線索,前半詠史(叢臺舊名、山河霸氣),后半繪景(云雁秋空),結句點題(與友結盟),將歷史感慨與友情珍視融合,意境蒼涼而不失溫暖,體現詩人對自然、歷史與情誼的深刻思考。
西域風光換,東方音問疏。屠蘇聊復飲,郁壘不須書。舊歲昨宵盡,新年此日初。客中今十載,孀母信何如。萬里西征出玉關,詩無佳思酒瓶乾。蕭條異域年初換,坎軻窮途臘已殘。身過碧云游極樂,手遮東日望長安。年光迅速如流水,不管詩人兩鬢斑。
我行已旬浹,所歷皆朔漠。興和號上郡,陂陀具城郭。灤陽界東履,汾晉直西略。提封廣以遐,編氓半土著。連甍結賈區,層樓瞰寥廓。要會稱雄麗,勢壓諸部落。興王遠垂裕,百載承制作。北巡必西還,遠儗東邑洛。供億頗浩繁,撫循在恭恪。四鄰慎備虞,三輔嚴寄托。賢愚不同調,蟲沙與猿鶴。長愿四海清,漢儀歲輝爍。
薊北櫻桃五月紅,尚書分送出筠籠。霜刀剪處驪珠落,冰盌盛來火齊同。不隨酒暈潮丹頰,卻有神光入絳宮。獨坐槐陰清晚渴,一時詩興動飛蓬。
三春帝位恰生東,一震初宣久復功。奮豫繇來占地出,觀頤此日始山從。天為物與行于下,澤以時隨出自中。若借明章還合電,方交動巽應恒風。陽當大壯純剛至,候及亨來致虩終。甲折何心迎解作,滿盈誰力引屯通。休徵有象泯歸妹,圣世無憂假至豐。所愧涉川亡利益,孤于小過省微躬。
初月照甘棠,千門一炷香。南風催返棹,西望欲沾裳。有廟旌遺愛,無金歸故鄉。未知忠定者,先請問崇陽。
摶煤且捏脂,馴健里牛兒。繭栗初收買,薪芻自料支。冥心忘祿爵,親手駕轅犁。骨隱膘新滿,蹄強齒尚差。耕鞭一不下,秣草百皆宜。醫豈煩千頃,傭仍費五皮。語喉應牧喚,戲腦觸童癡。念爾三年力,嗟余十稔饑。兒甥分瘠確,僮仆自耘耔。朝暮誰收放,宮欄合改移。近村聞駿駛,即日具錢資。書券飖髦貴,離門紫鼻澌。價收仍買劍,恩在為留縻。牧豎余工去,鄰翁乞耜來。紫氛休授道,白石罷干時。僅有田桑興,還同鉛槧辭。買僮猶里巷,放雀只樊籬。飼養應逾好,經過會有時。銜恩倘相識,顧主必余悲。歸去收書卷,長無掛角期。
臣本草野士,弱冠承恩私。黽勉簪紱間,低回赧容姿。直湍寡回波,勁木無弱枝。天運不易測,物情諒如斯。修涂方浩浩,駕言赴前期。
山似詩肩聳,江如酒量寬。云描秋色老,松寫暮聲寒。山色重拈出,秋云似削平。可憐松下路,月黑不堪行。
曉入千山與萬山,白云深處款幽關。仙翁不許凡人識,走出紅塵不肯還。
聞道云間陸士龍,釣臺絕頂嘯清風。卻將半掬催詩雨,灑入山村作歲豐。
關河萬里漲秋塵,佳節天涯倍愴神。老去孤懷天不問,生來野性自難馴。還尋燕市悲歌客,空話龍山落帽人。何意涼宵燈影里,卻傷紅袖伴沉淪。
妻兒含啼紅腐粥,仆夫奈凍吉貝衣。到家同作端午節,角黍如玉江魚肥。
繞郭垂楊,千載胡塵今絕。烈風湮、亭軒樓闕。翠煙壟畝,任山禽浮沒。瘞黃沙、幾多寒骨。危垣衰草,又值王春正月。燕來歸、系巢庭樾。伽藍鐘磬,一聲聲漸歇。但神鴉、向人呵咄。
閒抱瑤琴入武夷,名山不隱復何之。五車舊富三冬學,一卷新題九曲詩。雕鶚漸沖霄漢遠,蜩蟬自送夕陽遲。君家清獻梅花在,靜對高標有所思。
夾道楊花撲玉鞍,隋堤三月正漫漫。知君日向平臺醉,猶作梁園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