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和蓮坡主人韻
人生大抵游仙枕,已出邯鄲君莫疑。
世事浮云無定著,流光劫火漫尋思。
試香午院宜煎茗,斗墨晴窗好賦詩。
終臥牛衣吾不悔,只憑清課愜心期。
人生大抵游仙枕,已出邯鄲君莫疑。
世事浮云無定著,流光劫火漫尋思。
試香午院宜煎茗,斗墨晴窗好賦詩。
終臥牛衣吾不悔,只憑清課愜心期。
人生大抵如游仙枕上的幻夢,既已從邯鄲夢中醒來您不必懷疑。世間萬事如浮云般變幻無定,流逝的時光與劫火何須空自尋思。正午在庭院試聞清香適合煎茶,晴日臨窗比試墨趣正宜賦詩。即便終生身披粗衣我也不后悔,只憑這清雅的功課便滿足心意。
游仙枕:傳說中能使人入夢游仙的枕頭,此處喻人生如幻。
邯鄲:指“邯鄲夢”(黃粱夢),典出唐沈既濟《枕中記》,喻虛幻的人生境遇。
浮云:比喻世事無常,變幻不定。
劫火:佛教指毀滅世界的大火,此處代指時光流逝與世事變遷。
牛衣:用粗麻或草編織的衣服,代指貧困生活。
清課:清雅的日常活動,如品茶、賦詩等。
此詩為與蓮坡主人夜話時的唱和之作,創作背景或為作者經歷世事浮沉后,通過對人生、世事的感悟,表達超然自適的生活態度。蓮坡主人或為清人朱倫瀚(號蓮坡),詩中可見清代文人雅集唱和的文化背景。
全詩以典故起興,由世事無常轉入清雅生活的自得,主旨鮮明。通過虛實結合、用典與白描的手法,展現詩人淡泊自守的品格,語言凝練而富有意趣,是清代唱和詩中表達人生哲思的佳作。
嬌娘委高髻,午睡籠碧紗。平疇曳春煙,其中香者花。
霜風動高秋,草木抱悽惻。唯此幽篁枝,含翠終自得。虛心養直氣,勁節凌寒色。持以贈君子,愿言崇令德。
了事癡兒不到詩,間中鼓吹自應奇。莫教句法驚人甚,便恐功名入手遲。性癖雅宜嵇叔懶,官閑只有漫郎知。庭梧想得西風急,秋意微生楚些悲。
夕雨復宵風,單眠夜易窮。酒醒燈灺里,秋減葉聲中。掩骭衣仍短,纚腰帶漸豐。自非儂共汝,持意向誰工。
老大驚看歲月新,天王布德本平均。年占喜屬申連酉,統法遙從漢改秦。銜袖幾違當殿拜,披圖共指隔年春。向來光景誰能再,敢復流連負此身。
東闌梨雪暗吹香,翠袖金壺為洗妝。客里不知花代謝,馬蹄贏得一春忙。野人居處絕紛嘩,芳楥疏籬八九家。昨夜山中風雨急,曉來門巷掃桐花。
向來冰艷敵寒空,直待春來試淺紅。大抵一般標格在,兩般顏色不須同。已為春風一醉來,不知妝鏡為誰開。虙妃只解如飄雪,也費陳王八斗才。南人誤種桃李欄,北人疑作杏花看。更須結子成佳實,留到清和伴牡丹。
衡門樂棲遲,考槃甘寤宿。達士遺圭組,幽人在林谷。湯湯南湖水,上有讀書屋。胡為嬰世網,言歸返初服。游魚出芳藻,鳴鳥集灌木。于焉得真趣,遽爾忘寵辱。明當脫朝簪,分子湖一曲。
澄湖如練不可唾,一葉忽教琉璃破。森然寒碧浸毛發,偃仰明月照高臥。出手芙蓉三尺強,亭亭濯秀誰能涴。鸂鶒鵁鶄了無猜,宛晚花間自鳴和。隔岸燈火爛秋星,飛光搖綠如椀大。笑語閑閑不知晚,灘橫水激雙槳挫。了知此樂千載無,火速追摹聊自賀。
四海一流覽,為樂遽何央。經傳有因依,大雅未淪亡。知名自前代,騁翰各專場。微音可通靈,新辭協宮商。綺麗漫星陳,江河郁縱橫。豈不多苦心,世士竟茫茫。中原二三子,春秋足翱翔。離別致倉卒,千載不相當。
日日向西風,蟬語猶難已。明月出前山,漫過山塘水。攜酒坐塘沿,擪笛秋聲細。不識野山禽,入夢都幾里。
棲身丹壑總忘歸,水閣頻登趣不稀。雨腳斜侵耕叟笠,苔花青匝定僧衣。山馀積雪寒猶壯,巖墮流星曉更飛。卜筑何當居此地,玉堂金馬任相違。
浪上蒼穹,云匍遠水,一島橫臥千秋。嘆予后子,來覓杜陵舟。細記瘡痍滿目,籠老袖、泛作萍浮。又因甚、游人指笑,來往錦帆游?休休。江作路,風云開合,誰記前洲?看舊淚滂沱,化了輕鷗。只有無知野荻,還空在、替古人愁。咄且去,江山尚好,我亦未衰頭。
南康校官致仕日,北堂夫人長壽身。一百歲后又七歲,千萬人中無幾人。王母蛾眉曾不老,諸孫鶴發但重新。桐川之水東到海,海上桃花樹樹春。
北風卷頑云,陰晴安可卜。海月出漸高,獨照南窗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