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六言十二首 其十二
適報翁子露綬,
又聞孟博登車。
田里覘賑貸議,
墻壁掛寬大書。
適報翁子露綬,
又聞孟博登車。
田里覘賑貸議,
墻壁掛寬大書。
剛傳來翁子佩戴官印的喜訊,又聽聞孟博登車赴任的消息。鄉村里人們在探聽賑濟借貸的事宜,墻壁上張貼著寬容仁厚的文告。
翁子:指朱買臣,漢武帝時官至會稽太守,有“懷綬而歸”的典故,“露綬”即指佩戴官印。
孟博:指范滂,東漢官員,曾“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登車”指赴任為官。
覘(chān):窺視、探聽。
寬大書:指寬容仁厚的文告。
此詩作者為楊萬里,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社會面臨諸多問題,百姓生活受一定影響。楊萬里關心民生,此詩反映出在官員任職變動時,百姓對可能帶來的政策改善有所期待的社會現實。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鄉村百姓對官員任職及相關政策的關注。特點是用典與寫實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楊萬里詩歌關注社會生活、反映百姓心聲的一面。
雪偃蒼松如畫里。一寸山河、一寸傷心地。浪嚙巖根危欲墜,海風吹水都成淚。夜涉冰澌尋故壘。冷月荒荒、照出當年事。蒿冢老狐魂亦死,髑髏奮擊酸風起。
被旨辭京闕,還家復遠途。行吟頭戴笠,趺坐膝穿蘆。佛國傳宗鏡,王門得襯珠。西來祖師意,先爾設伊蒲。
最憶論心者,乾坤作草廬。開尊銷夜燭,聽雨長春蔬。作客殊寒暑,戚誰共起居。翩翩北來雁,似有故人書。
仙人王子喬,舊賜上方履。雙雙化飛鳧,翱翔云霄里。吾鳧居水中,只影不相比。春風楊柳堤,秋月芙蓉渚。新蒲細藻間,浮游復容與。朝在河之洲,暮宿渭之涘。孰云兩脛短,竟不致千里。天然性好潔,日日浴不已。非是惜奇毛,不屑受泥滓。彼為稻粱謀,唼喋禍所倚。吾自愛吾鳧,網羅知免矣。
薝卜園亭小,清香散晚風。長眉畫初就,愁絕白頭翁。
入信出疑斯氣間,更看一氣化忠奸。生能享此何其貴,死罷游魂赴鬼關。
一山空翠洗幽懷,游息其間情自佳。欲搭茅窩收嶺草,為炊米飯拾溪柴。光頭戴日因憎帽,赤足行山省買鞋。偶觸性靈欣有得,獨依釣石嘯煙崖。
桑落誰家有酒,荷蓑客子無衣。斜日江樓北望,涼天鴻雁南歸。
南國有逸叟,蜚遁吳山阿。畏榮避軒冕,韜景耽云蘿。誰結同心契,攬此秋蘭柯。契合在空谷,紉佩交如何。月出鼓鳴琴,一奏郢人歌。彼美握香子,南陔詠方多。
道德文恭并,才猷修簡親。中庸漢伯始,清獻晉平春。望襲高華胄,身終侍從臣。不諧三老約,華屋穗帷新。
沐罷便輕幘,消搖詠晚天。清風蘇病鶴,驟雨集鳴蟬。舊史堆緗素,新經錄洞玄。誰知城郭里,別自有林泉。
沖霄難為羽,泛海難為舟。縛羊駕我輅,猛志空悠悠。農時失耕耨,何以望有秋?決藩盜菽粟,鷹隼不如鳩。韶華不我與,去若川水流。歲莫獨彷徨,凜凜懷百憂。
歷歷黃圖繞帝畿,幽燕從古奠丕基。遼金事去千年久,剩有斜陽似舊時。
結發事遠游,逍遙觀四方。天地一何闊,山川杳茫茫。眾鳥各自飛,喬木空蒼涼。登高見萬里,懷古使心傷。佇立望浮云,安得凌風翔?
客里登樓驚信美。雪色連空,初日還相媚。玉水含暉清見底,縞峰一一生霞綺。水繞山橫仍一例。昔日荒邱,今日鮫人市。無限樓臺朝靄里,風光不管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