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報英烈擬封二字侯喜成三絕 其二
胡塵明越連焦土,
海道溫臺暫翠華。
西溯濤江渠叵測,
不知豪杰起山家。
胡塵明越連焦土,
海道溫臺暫翠華。
西溯濤江渠叵測,
不知豪杰起山家。
北方胡人的兵塵讓明州、越州淪為焦土,皇帝從海路暫避到溫州、臺州。逆著錢塘江而上局勢難以預測,卻不知豪杰已從山間崛起。
胡塵:指北方少數民族入侵帶來的戰塵,這里指金兵。明越:明州和越州,今浙江寧波和紹興一帶。
海道:指海路。溫臺:溫州和臺州,今屬浙江。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這里代指皇帝。
濤江:指錢塘江。叵測:不可推測,難以預料。
山家:指山中豪杰
此詩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金兵南侵,南宋朝廷節節敗退,皇帝被迫從海路逃亡。在國家危難之際,各地興起了一些抗金力量,詩人有感于此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南宋初期戰亂局勢,突出局勢的危急和不確定性。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接表達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人們的愛國情懷。
不餌住云溪,休丹罷藥畦。
杏花虛結子,石髓任成泥。
掃地青牛臥,栽松白鶴棲。
共知仙女麗,莫是阮郎妻。
久是煙霞客,潭深釣得魚。
不知蕓閣上,遺校幾多書。
天師百歲少如童,不到山中竟不逢。
洗藥每臨新瀑水,此去人寰今遠近,回看去壑一重重。
由來那敢議輕肥,散發行歌自采薇。
逋客未能忘野興,更乞大賢容小隱,益看愚谷有光輝。
磐石垂蘿即是家,
回頭猶看五枝花。
松間寂寂無煙火,
應服朝來一片霞。
忽道仙翁至,幽人學拜迎。
華簪窺甕牖,珍味代藜羹。
洗硯魚仍戲,移樽鳥不驚。
蘭亭攀敘卻,會此越中營。
稷契今為相,
明君復為堯。
寧知買臣困,
猶負會稽樵。
簷前朝暮雨添花,
八十真僧飯一麻。
入定幾時將出定,
不知巢燕污袈裟。
策杖政成時,清溪弄釣絲。
當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詩。
漉酒迎賓急,看花署字遲。
楊梅今熟未,與我兩三枝。
不逐時人后,終年獨閉關。
家中貧自樂,石上臥常閑。
墜栗添新味,寒花帶老顏。
侍臣當獻納,那得到空山。
數片荷衣不蔽身,
青山白鳥豈知貧。
如今非是秦時世,
更隱桃花亦笑人。
禪室繩床在翠微,
松間荷笠一僧歸。
磬聲寂歷宜秋夜,
手冷燈前自衲衣。
湖里尋君去,樵風往返吹。
樹喧巢鳥出,路細葑田移。
漚苧成魚網,枯根是酒卮。
老年唯自適,生事任群兒。
一似桃源隱,將令過客迷。礙冠門柳長,驚夢院鶯啼。澆藥泉流細,圍棋日影低。舉家無外事,共愛草萋萋。長謠朝復暝,幽獨幾人知。
老鶴兼雛弄,叢篁帶筍移。白云將袖拂,青鏡出簷窺。邀取漁家叟,花間把酒卮。
寂寂池亭里,軒窗間綠苔。游魚牽荇沒,戲鳥踏花摧。小徑僧尋去,高峰鹿下來。中年曾屢辟,多病復遲回。
新詩海內流傳久,舊德朝中屬望勞。
郡邑地卑饒霧雨,春興不知凡幾首,衡陽紙價頓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