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京口遣信南歸,因題書尾 其四
斷紅小頰芙蓉淺。檀痕新漬香襟暖。
雁字下平蕪。還勝雁也無。
情知歸不得。不是輕拋擲。
寄語好加餐。春來風雨寒。
斷紅小頰芙蓉淺。檀痕新漬香襟暖。
雁字下平蕪。還勝雁也無。
情知歸不得。不是輕拋擲。
寄語好加餐。春來風雨寒。
那凋零的紅花,恰似美人微紅的臉頰,芙蓉般的色澤已漸淺淡。那唇印新留在香襟上,還帶著溫暖。大雁排成字陣飛落在平曠的原野上。這書信能否比大雁傳遞得更好呢?心里明知回不去,并非是輕易地拋棄。捎個話讓你好好吃飯。春天來了,風雨交加還是很寒冷。
斷紅:凋零的紅花,這里比喻女子的臉頰。
檀痕:指紅唇印。
雁字:大雁飛行時排成的隊形,古人常以雁傳書。
平蕪:平坦的草地。
情知:明知。
拋擲:拋棄。
加餐:多吃飯,保重身體。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標題“京口遣信南歸”推測,詞人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因某種原因不能南歸,便寫信寄情。當時可能處于動蕩或無奈的情境中,詞人內心充滿了對遠方之人的思念。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離別之愁和對對方的關懷。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的婉約風格。
半幅生綃墨乍勻,天然貌出玉精神。朱欄下盡葳蕤鎖,卻是丹青解誤人。
毛公壇畔一泉開,流入寒松萬壑哀。拂石為君題姓字,風流長記七人來。
自愛青山地,毋嗟上苑枝。我方占世道,天欲重公詩。往事浮云逝,生涯流水知。獨慚門下客,悽斷馬融帷。
半空和月倚新秋,十二欄干曲曲愁。我亦天涯零落者,不如飲到醉歸休。臺城勝概得同游,爛醉西風藥玉舟。目送歸云天一角,教人生怕上層樓。
荷衣蘭袂青松下,親見升平六十春。云海忽驚翔化鶴,吳淞風月屬何人。
燕郊四月如春月,景物暄妍宿雨晴。仙苑名花裁罥蝶,御堤芳樹始流鶯。平林翠幕褰風飏,落日紅妝照水明。自幸太平多樂事,共將弦管寄歡情。
奏捷年年上九重,扶搖何必問哀鴻。封疆須藉黃頭力,圖霸休言黑手功。三省雞鳴天未白,九州霰冷纛消紅。華筵刀俎瞻誰首,悲也愚氓命比蔥。
樓高可避半城塵,入戶青山好作賓。難得忘形伴一醉,不須對影恰三人。虛窗受月宜高詠,異饌關心欲效顰。明日振衣千仞上,劍門同看石嶙峋。
媯幄柔明訓,堯闈保衛賢。別居長樂寢,讓給水衡錢。謹疾方加膳,收神亟去仙。宸襟增服紀,追報煥終天。
將軍世業盱江上,宦游命寫盱江圖。生綃半幅盈數尺,山川回合云模糊。麻姑峨峨插天起,鳳凰之山相迤邐。彭蠡西環波不興,目送孤帆數千里。茅亭隱約綠陰中,客散亭空春晝融。扁舟一葉系岸曲,故人載酒相過從。將軍提兵禦北塞,鄉林迥隔煙霞外。遙瞻先隴白云邊,引領徘徊成感慨。武馀看畫益凄其,遠道馳驅未得歸。天邊忍見孤鴻度,旅館愁聞烏夜啼。人生忠孝期兼盡,華勛好立安邊鎮。丈夫許國信不凡,會須管取黃金印。業就名成衣錦歸,松楸展祭敦典彝。鄉邦父老咸嘆息,山川草木生光輝。
翠靨金蟬入帝家,擬將新寵屬鉛華。君王自信圖中貌,靜女虛迎夢里車。帳殿秋陰生角枕,屧廊空響應琵琶。含情獨倚朱闌暮,滿院微風動落花。
野人孤寂萬重山,夜聽猿啼峰頂間。洞口白云時自長,溪中清水日流湍。柴扉半掩松森處,爐火頻添月色閒。已絕世塵忘俗事,吞霞服氣玩靈丹。
王生臨廣隰,潘子望洪河。同軫懷歸思,俱興年逝歌。曰余異二子,承睫淚滂沱。剖符瀛海外,結綬層山阿。因心留惻憫,恕已息煩苛。繕筑循時隙,興動藉民和。高門惟壯麗,修雉亦駢羅。層樓亦攀陟,復道亦經過。昧旦清音上,風氣入纖蘿。云起垂天翼,水動連山枝。奔濤延瀾汗,積翠遠嵯峨。鄉關屢回曲,還顧杳蹉跎。曾微肅肅羽,望路空如何。
日落江城半掩門,城西斜眺已黃昏。何人伸得披云手,錯把青天捻一痕。
腐草生豈易,飄零信此身。誰憐玄夜苦,微光遠趁人。白日不可見,難為平旦心。冥冥泱漭中,隨風忘高深。迢迢自星漢,所照非長林。烈炬限華堂,耿耿遺中情。夕露安足畏,晨晞吾獨矜。聊以托荒穢,薄翅且從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