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慢 蟋蟀
問古今,閒愁有幾,長與秋來相惹。
到月暗、梧桐疏影。木葉泠泠初下。
便遣清宵,都無萬感,猶自難消夜。
偏旁砌、側近西窗,冷絮閒叨,不管殘鐙花灺。
從伊誰,問知幽恨,長在眉梢縈掛。
似訴風凄,如悲露冷,斗轉銀河瀉。
莫念人幽悄,殷勤特相慰藉。
不分明,傷心句里,聽得又還爭差。
待擁孤衾,滅鐙塞耳。可放離憂罷。
未多時更被,荒雞數聲啼也。
問古今,閒愁有幾,長與秋來相惹。
到月暗、梧桐疏影。木葉泠泠初下。
便遣清宵,都無萬感,猶自難消夜。
偏旁砌、側近西窗,冷絮閒叨,不管殘鐙花灺。
從伊誰,問知幽恨,長在眉梢縈掛。
似訴風凄,如悲露冷,斗轉銀河瀉。
莫念人幽悄,殷勤特相慰藉。
不分明,傷心句里,聽得又還爭差。
待擁孤衾,滅鐙塞耳。可放離憂罷。
未多時更被,荒雞數聲啼也。
試問古往今來,閑愁有多少,總是與秋天一同到來相互招惹。到了月色昏暗、梧桐疏影橫斜之時,樹葉沙沙作響開始飄落。即便這清凈的夜晚,沒有諸多感慨,卻還是難以消受這漫漫長夜。它在臺階旁、西窗附近,如冷絮般嘮叨不停,全然不顧殘燈即將熄滅。不知是誰,能知曉這幽深的怨恨,長久地在眉梢縈繞。它好似在訴說風的凄寒,又像在悲嘆露的清冷,北斗星轉動,銀河如瀉。不要覺得人在幽悄中,它還特意殷勤地來慰藉。聽它的叫聲,不分明,傷心的話語好像又聽錯了。想要擁著孤枕,熄滅燈火堵住耳朵,好放下這離憂。可沒過多久,又被荒雞啼叫了幾聲。
閒愁:閑愁,無端無謂的愁緒。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悠揚。
鐙:同“燈”。灺(xiè):燈燭熄滅。
伊:它,指蟋蟀。
斗轉:北斗星轉動,表示時間推移。
爭差:差錯。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情感來看,可能是作者在某個秋夜,因孤寂、閑愁而作。或許當時作者處于人生的低谷,內心充滿了無法言說的苦悶,借蟋蟀的鳴叫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閑愁和離憂,以蟋蟀鳴叫為線索,貫穿全詞。其突出特點是將情感與秋夜景象、蟋蟀鳴叫巧妙融合,生動地展現出內心的哀愁。在文學史上,它以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表現手法,為描寫秋愁的詞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小港聞歌入,萍開認去船。辨香尋袖氣,移翠剩茶煙。采藥疑歸月,吹簫或上天。花間齊盼望,空有水云連。
青天出皓月,碧海收微煙。舉杯一問月,我本月中仙。醉狂謫人世,于今幾何年。桂樹日已老,我別何當還。兔藥日已熟,我鬢何由玄。迢迢夜郎外,垂光一何偏。問月月不語,舉杯復陶然。青天自萬古,皓月長在天。明當躡倒景,飛步昆崙巔。
淺碧深紅大半殘,惡風催雨剪刀寒。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卻胭脂不耐看。
高謝三公府,來耕五畝園。園中有何好,老子笑無言。
一角孤城百戰場,浪傳形勢壯湖湘。軒軒鼓角沉沉月,餞我剔舲過武昌。
人生結交莫如月,人生行路莫嫌熱。熱當三伏易變秋,月能萬里長隨客。沅人健飯無盤蔬,沅土多熱無雞蘇。官船自有龍鳳茗,試寫松風斑鷓鴣。一州一州本有枝,一江一江水可炊。北人奈事不怕險,南人多情易思歸。黠胥取利如斧樵,苛法銷骨如膏燒。官規難減賨布稅,縣政莫急蠻人徭。
蕭蕭松竹翠交加,五里橋南處士家。化育盡令饒雨露,山游終許載云霞。巖花亂發雙扉暗,澗水潛通一徑賒。老我已忘塵俗念,長生試欲問丹砂。
焚香清坐對韋編,妙處懸知不可傳。三畫分明寄玄旨,誰將脩綆汲深泉。半生飄泊將雛意,百感凄涼舐犢情。露電終非真實相,彭殤何者是長生。布衣蔬食且隨緣,睡起時參柏子煙。欲倚繩床拈白拂,何人真解意中玄。了無俗駕到蝸廬,隱幾閒翻貝葉書。屬付蒼頭休灑掃,綠苔隨意上階除。拂拭青奴供晝眠,半晴半雨釀愁天。夢回不到南柯境,風過綠陰號晚蟬。孫竹新添綠玉枝,稚禽學習繞檐飛。動中會取歸根意,雨過白云橫翠微。
南村北村雨足,十畝五畝秧齊。帶月肩犁未出,催人布谷先啼。
不見堂上親,空樹堂下草。夏來風雨繁,離披數叢老。日暮欲忘憂,搴芳轉傷抱。
屈醒陶醉盡淳龐,回首北宸云作幢。容易玉盤裁秀水,等閒金斗熨秋江。夕陽芳草王孫去,明月清風維岳降。姑射仙人如有意,為傳忠義浹家邦。
郭外茅堂近水涯,仙翁置酒會朋儕。四時花木春長在,一片湖山秋更佳。總羨太丘多樂事,漫言文正有憂懷。飲酣不覺歸來晚,滿眼西風望泰階。
村迥疑無路,堤平不復橋。暖風開芍藥,細雨落凌霄。自得幽居趣,何煩隱者招?小車來往熟,乘興不知遙。
海上三神嶠,嘗看羽蓋飄。玉虹三百尺,噓氣結成橋。
白發神仙吏,黃塵八十齡。竟同華表鶴,俄失老人星。甕盡床頭酒,埃生桉上經。今朝來哭處,墓草未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