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東林書院追懷邵文莊公二首
二更古寺一燈青,梵閣秋風語剎鈴。鈴語分明談往事,蕭蕭落木晚柑亭。
叔世難容真士夫,閹劉傾軋一身孤。拂衣徑向山中去,滴露朝研點易朱。
二更古寺一燈青,梵閣秋風語剎鈴。鈴語分明談往事,蕭蕭落木晚柑亭。
叔世難容真士夫,閹劉傾軋一身孤。拂衣徑向山中去,滴露朝研點易朱。
二更時分,古老的寺廟里一盞青燈閃爍,梵閣在秋風中,寺廟的鈴鐺發出聲響。鈴鐺的聲音仿佛清晰地訴說著往事,晚柑亭邊樹葉蕭蕭落下。衰亂之世難以容納真正的賢士,在閹黨劉瑾的傾軋下他孤身一人。他拂袖徑直前往山中,清晨研墨蘸著露水為《易經》點上朱砂進行批注。
二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約相當于現在的晚上9點到11點。
梵閣:佛寺的樓閣。
剎鈴:寺廟的鈴鐺。
叔世:衰亂之世。
士夫:指有學識、有操守的人。
閹劉:指明朝宦官劉瑾。
拂衣:表示決絕、歸隱。
點易朱:為《易經》批注。
東林書院是明朝著名的文化講學和政治活動場所。邵文莊公可能因反對閹黨劉瑾等勢力,在當時黑暗的政治環境中受到傾軋。詩人在東林書院讀書時,追懷邵文莊公的事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追懷邵文莊公,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它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斗爭,展現了賢士在亂世中的堅守,在文學上體現了對歷史人物的緬懷和對時代的思考。
仙娥隱約上簾鉤,笑倚闌干出殿頭。鸚鵡臨階呼萬歲,白翎深院度清秋。
南苞雒艷貢驚春,造化爭先物物新。鏤管裁詩天語妙,翠罌頒醴圣恩頻。
燕云撒手南歸晚,空江自搖詩舫。大海蛟風,春吳鳳竹,醉死紫髯花項。乾坤事小,但煮酒來斟,點歌來唱。踏遍東南,拄天豪氣比前壯。新來無用,笑我風流年少客,而今莽撞。三海新宮,千鸞玉座,更較漸臺冤枉。花車一輛。任星將云官,買山來葬。可惜閒人,話奇終不講。
世味有酸辛,酸辛殊昔今。有母酸在口,無母酸在心。我于失母年,無語已成瘖。
長安甲第連云起,馳道迢迢直如矢。香霧滿城飛轂來,千門萬戶東風里。路入甘泉御氣通,樓開丹鳳霞光紫。玉階朝覲響瑤珂,仙仗傳呼鳳輦過。柳拂龍旂露猶濕,交衢雙舞鳴鸞和。上林春早啼鶯亂,渭水秋深落葉多。豈知一旦繁華歇,禾黍離離將奈何。有客有客長安道,衣裘塵滿愁難掃。旅懷欲寄雁不來,富貴翻憐故鄉好。君不見長安道上多虎狼,常恐行人度關早。
滿堂美人芳菲菲,如此食墨何能肥。古今蘭蕙不一種,兄弟夷齊無二薇。
慷慨揮毫際,倉黃展卷初。少寬誅寇檄,已草納降書。恃勝防君失,輸籌笑我疏。班龍落誰手,芝草費人鋤。
張許昭鴻烈,南雷賈共靈。無瑕雙白璧,有曜五華星。懷哲音容在,傷時涕淚零。向來丹鳳闕,猶帶犬羊腥。
日照門前千萬峰。晴飆先掃凍云空。誰作素濤翻玉手,小團龍。定國精明過少壯,次公煩碎本雍容。聽訟陰中苔自綠,舞衣紅。
宮人兩兩憑闌干,又喜新除內監寬。金線蹙花靴樣小,免教羅襪步輕寒。
別沱江十多年了,孤鴻飛落云尾。同來鐵漢能多少,莫問酒醒人醉。游子淚。我已揮完,不定歸歟未。恨選夢羈人,拓村才子,齊化秋墳鬼。興亡事,東倒西偏沒味。乾坤殊覺零碎。還齋老筆依然健,唯有夜來難睡。新戰壘。當待我鞭鼉,飛過蓬萊水。雄心難已。問殺虎青年,屠龍壯士,何日共昂去。
向來得秘藏,著意國風初。一字嘔心出,十篇隨手書。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疏。長鎩非君敵,區區恃棘鋤。
閒話清游意氣濃,隨身一劍識孤蹤。霞邊秋色江村柳,雨后晨光岳寺松。良友寄書兼茗至,古碑捫字忽云封。歸來偃臥城笳夕,猶誤僧樓夜半鐘。
天門初曙啼早鴉,西風吹落丹霄霞。美人閒倚闌干立,錦樹頒霜初見花。美人顏色花可比,歲晚見之心自喜。鸂鶒沙邊云彩飛,珊瑚枝上虹光起。密葉玲瓏亂翠毛,繁英燦爛裁文綺。宮女焚香別殿中,秦娥攬鏡妝臺里。朝來艤棹驛亭西,疑是美人隔秋水。紅妝翠袖青霓裳,微笑含情啟玉齒。木末霞消落日紅,相思咫尺云千里。
萬疊山中足舊聞,只今誰使意勤勤。周人頗義伯夷事,晉代行收諸葛文。九死本無榮謚愿,一香終為老師焚。黃金臺上逢知己,袖有江東日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