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述懷二首
百年光景故骎骎,況復天涯萬感侵。未有涓埃酬帝力,獨將迂拙守初心。月明江浦猿聲急,云暗山城雁影沉。慈母白頭應念遠,倚門日暮正愁深。
學道蹉跎秖未成,歲華荏苒壯心驚。烏紗不愧青天覆,玄鬢從教白雪生。皇覽豈能忘卜夢,聞詩猶自憶趨庭。天涯忽忽思千種,風木聲中淚最清。
百年光景故骎骎,況復天涯萬感侵。未有涓埃酬帝力,獨將迂拙守初心。月明江浦猿聲急,云暗山城雁影沉。慈母白頭應念遠,倚門日暮正愁深。
學道蹉跎秖未成,歲華荏苒壯心驚。烏紗不愧青天覆,玄鬢從教白雪生。皇覽豈能忘卜夢,聞詩猶自憶趨庭。天涯忽忽思千種,風木聲中淚最清。
人生百年時光本來就過得很快,何況我遠在天涯,萬千感慨涌上心頭。我還沒有為皇帝的恩德做出絲毫貢獻,只能獨自堅守著愚笨迂腐的初心。明月照著江浦,猿猴的叫聲急促;烏云籠罩山城,大雁的影子漸漸消失。白發蒼蒼的母親一定在思念遠方的我,傍晚時分正倚著門憂愁不已。我學習道義一直蹉跎沒有成功,歲月匆匆流逝讓我壯年驚心。我戴著烏紗帽無愧于青天的覆蓋,任由黑發漸漸變白。皇帝或許不會忘記對賢才的渴求,我聽到詩歌還能回憶起在父親身邊學習的情景。遠在天涯思緒萬千,在風吹樹木的聲音中淚水最為凄清。
初度:指生日。骎骎(qīn qīn):馬跑得很快的樣子,比喻時間過得快。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迂拙:迂腐笨拙。荏苒(rěn rǎn):時間漸漸過去。烏紗:烏紗帽,指官職。玄鬢:黑發。皇覽:皇帝的觀覽,這里指皇帝對人才的關注。卜夢:用占卜和夢兆來預示人事吉兇,這里指皇帝求賢。趨庭:指承受父教。風木: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之中,遠離家鄉。當時或許面臨著時間流逝、未能建功立業的壓力,同時也有著對家人的思念。在生日之際,感慨萬千,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的人生感慨,包括時光易逝、報國無門、思念親人等。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內心世界和復雜情感。
閑齋夜擊唾壺歌,試望夷門奈遠何。
每聽寒笳離夢斷,
海內故人君最老,花開鞭馬更相過。
滿地霜蕪葉下枝,
幾回吟斷四愁詩。
漢家若欲論封禪,
須及相如未病時。
無葉無枝不見空,
連天撲地徑才通。
山鶯驚起酒醒處,
火焰燒人雪噴風。
金錢贖得免刀痕,
聞道禽魚亦感恩。
好去長江千萬里,
不須辛苦上龍門。
懶性如今成野人,行藏由興不由身。
莫驚此度歸來晚,買得西山正值春。
自笑儒生著戰袍,
書齋壁上掛弓刀。
如今便是征人婦,
好織回文寄竇滔。
自從身屬富人侯,
蟬噪槐花已四秋。
今日一莖新白發,
懶騎官馬到幽州。
煙水初銷見萬家,
東風吹柳萬條斜。
大堤欲上誰相伴,
馬踏春泥半是花。
西南城上高高處,望月分明似玉鉤。
朱檻入云看鳥滅,
今日卷簾天氣好,不勞騎馬看揚州。
護霜云映月朦朧,烏鵲爭飛井上桐。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竹林會里偏憐小,
淮水清時最覺賢。
莫倚兒童輕歲月,
丈人曾共爾同年。
十年憔悴武陵溪,
鶴病深林玉在泥。
今日太行平似砥,
九霄初倚入云梯。
荒陂古堞欲千年,
名振圖書劍在泉。
今日諸孫拜墳樹,
愧無文字續燕然。
風前推折千年劍,
巖下澄空萬古潭。
雙劍變成龍化去,
兩溪相并水歸南。
年來七十罷耕桑,
就暖支羸強下床。
滿眼兒孫身外事,
閑梳白發對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