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望仙谷
清無車馬塵,深洞百花春。
雞犬疑沾藥,耕桑似避秦。
登山采樵路,臨水浣紗人。
若得心無事,移家便卜鄰。
清無車馬塵,深洞百花春。
雞犬疑沾藥,耕桑似避秦。
登山采樵路,臨水浣紗人。
若得心無事,移家便卜鄰。
這里清凈沒有車馬揚起的灰塵,幽深的山洞里百花盛開春意盎然。雞犬好像沾染了仙藥,耕田養蠶的人好似是躲避秦朝戰亂的百姓。沿著山路是采樵的小道,水邊有浣紗的人。如果能做到心中沒有煩惱之事,我就搬家來此與他們為鄰。
清無車馬塵:形容環境清凈,沒有世俗車馬往來的喧囂。
沾藥:沾染仙藥,暗示此地有超凡脫俗之感。
避秦:用陶淵明《桃花源記》中人們避秦亂隱居桃花源的典故,指避世隱居。
采樵:砍柴。
浣紗:洗衣物。
卜鄰:選擇鄰居,這里指遷居此地。
推測詩人在游覽望仙谷時,被當地清幽的環境和寧靜的生活所打動。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一些紛擾和壓力,詩人在游覽中找到了心靈的慰藉,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通過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繪展現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道豈與身窮,相逢兩禿翁。高懷真悃悃,薄藝愧空空。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蟲。斯人何可作,尚獲見馀風。舉世無高見,斯文有正音。稍工仍要拙,寧古不為今。末俗難容喙,空言苦用心。未妨全瘦勁,卻恐太幽深。
儒業金華貴,歸心白鶴孤。江山依舊在,軒冕向來無。嘯詠誰當共,登臨未索扶。浩然知此樂,迥與世人殊。水底元無月,衣中自有珠。六塵皆外物,萬法盡迷涂。瀑布寒云濕,觚棱瑞氣扶。遙知至樂地,不異在京都。
晨出南浦橋,不見橋上樓。但見火燒骨,橋下水不流。北風吹枯樹枝,無一人來游。妖鳥群啄鳴啾啾,汝何不此地重起樓。吳鹽大舶來,越珍銜舳艫,豫章之火心大荼。
珍本叢書巧立名,鄭家文庫亦虛聲。書生不解陶朱術,掩護蘭陵笑笑生。
漏壺皆古制,此制獨精奇。昔自遠公創,今傳燕地規。范金筒有量,剡木箭相宜。翠蓋旁承注,芳心遞轉移。潛機分晝夜,浮刻定干支。頗憶仙人掌,還疑太華池。警更嚴國典,嘑旦肅官儀?;吹樽S樓麗,韓銘款識垂。繡衣朝發令,編戶業趨時。祇恐徵書促,聽籌覲玉墀。
十八嫁郎眉未開,郎輕離別重求財。扁舟一逐江潮去,日日潮來郎未來。
樹穴疑生理,花開不記年。靈根那藉土,芳氣值薰天。瘦比餐芝老,清于辟谷仙。平生誰得見,云嶠但蒼然。
丁香花雨碾塵輪,秉燭煌煌月又新。此處今宵客閑坐,他年此處坐何人。
涼夜金波動,秋空玉鏡飛。山河移素影,霄漢出清輝。照席蟾蜍近,傳書鴻雁稀。更闌猶夢見,天上看花歸。鏡里秋容好,巖前爽氣佳。素娥元有藥,老桂又開花。對影心猶壯,觀花鬢未華。有懷瀛???,直欲泛靈槎。
昨日笙歌今日塵,交情反覆世情新。山中態度能多少,辛苦長安陌上人。
鹿門高臥寂無嘩,戶外青山郭外斜。婦解繡花君解畫,玉窗閑坐斗新茶。
老檜如幢翠接連,山茶作塔綠縈纏。山僧相識渾相忘,不到山中十五年。
檳榔花發鷓鴣啼,雄飛煙瘴雌亦飛。
百望西江未肯東,寤懷極浦起勞忡。來帆卻笑征刀澀,風力翻將水性窮。近遠予程俱莫問,流洄川意渾無終。愁人此際空延佇,日暮煙濤一纜中。
聞說芳洲上,春來生意多。微風交遠翠,細雨漲滄波。徑沒人稀到,泥香燕屢過??党勺x書處,碧帶晚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