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韻答起淵
一念能回百念非,
直須端的道心微。
暮春曾點緣何事,
千古寥寥獨詠歸。
一念能回百念非,
直須端的道心微。
暮春曾點緣何事,
千古寥寥獨詠歸。
一個正確的念頭能糾正眾多錯誤的念頭,應當讓那真正的道心微妙顯現(xiàn)。暮春時節(jié)曾點所為何事呢,千古以來只有他悠然唱著歌歸去。
一念:一個念頭。百念非:眾多錯誤的念頭。
端的:的確,真正。道心:指道德觀念、思想。
暮春:晚春。曾點:孔子的弟子,名點,字皙。
寥寥:形容數(shù)量少。詠歸:唱著歌回去。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思考人生道理、道德修養(yǎng)等問題時所作,看到當時社會中人們被諸多雜念所擾,從而借曾點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人們堅守正確的道德觀念,擺脫雜念。其特點是將哲理與典故結(jié)合,以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麗日疏煙破小春,雙峰秀色一番新。要銜天上金雞粟,莫問人間白眼人。同參卷裓臥云根,倒屣相迎月下門。大耳識君游戲處,不應覓酒向前村。
江邊誰種水芙蓉,寂寞芳姿照水紅。莫怪秋來更多怨,年年不得見春風。
莫向登臨起嘆吁,故宮今是梵王都。麒麟馺娑荒荊棘,鸚鵡頻伽張苾芻。輦道久無黃曲蓋,寢垣誰置白浮屠。望江亭子依然好,時有胡僧置酒壺。
搴藤編箬葉,迎刃解霜筠。新制平頭笠,能遮撲面塵。影邊無別物,世外有閒身。多謝乘車者,何勞揖故人。
曾從天際望蒼梧,西向潯州莫問途。獄訟豈應輕郡國,經(jīng)綸未必負江湖。文書散后詩還有,車服臨時牒并無。指日聽宣風憲召,郁林船石又東吳。
歡聲如鳳來銜詔,喜氣如雞去揭竿。
看盡人間古與今,蒼顏一任蘚苔侵。豈惟有面如人面,更喜無心似獸心。
麥飯熟,麥飯熟。剝喙不到門,褦襶不出屋,私債已完官租足。常掉臂,常鼓腹。快活三,麥飯熟。
噴玉驚我夢,玉聲何珊珊。忽如仙佩過,遺響落人間。
山非山,水非水。適意青,隨心翠。袈裟磨破一千年,不借沾塵三萬里。
讓伐理難全,求仁豈怨天。乾坤吾道獨,宇宙此山傳。不肯食周粟,猶應飲舜泉。冥鴻饑欲死,落日唳昏煙。
士女春游早,梅花折滿船。飛來玄墓雪,香散太湖天。漁父歌明月,夷光出紫煙。鴛鴦誰似汝,長在浣紗邊。
木蘭江上動深秋,千里誰憐汗漫游。家共白云天外遠,身同明月海邊留。秦人望逐桃花水,楚客悲生杜若洲。來本無機歸亦得,不知何處是菟裘。
歸去思陶令,安時似子輿。近知園可灌,唯恐菊相疏。酒幸濃如珀,詩令價重渠。看花隨早晚,何必更因徐。
孤村籬落接溪煙,行后相逢動隔年。垂老漸知為客苦,窮途閱盡覺君賢。乾坤有限唯看劍,今古無憑莫問天。呼酒典裘休惜醉,十年同病轉(zhuǎn)相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