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董子元移居次張月鹿韻二首
之子清修士,悠然大隱情。移居原避亂,習靜為逃名。庭有鳴陰鶴,林多求友鶯。通家真忝竊,羨爾著書成。
羈旅相過日,論文數啟予。風塵聊對酒,水竹且謀居。樂志宜公理,垂惟擬仲舒。舊林煙月在,歸夢未應疏。
之子清修士,悠然大隱情。移居原避亂,習靜為逃名。庭有鳴陰鶴,林多求友鶯。通家真忝竊,羨爾著書成。
羈旅相過日,論文數啟予。風塵聊對酒,水竹且謀居。樂志宜公理,垂惟擬仲舒。舊林煙月在,歸夢未應疏。
董子元你是品行高潔的人,有著悠然的大隱情懷。你搬家是為了躲避戰亂,靜心修行是為了逃避名聲。庭院里有在樹蔭鳴叫的鶴,樹林中有求友的黃鶯。我與你通家交往實在慚愧,羨慕你著書有成。我漂泊在外時與你相見,討論文章多次啟發我。在塵世中姑且一起對酒,在水竹間謀劃安居。追求志趣應如公理般自然,著書立說可比擬董仲舒。故鄉的林中風月還在,歸家的夢不應疏遠。
之子:這個人,指董子元。
大隱:指隱居于朝市的隱士。
習靜:指靜心修行。
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誼深厚。忝竊:自謙之詞,意為愧居其位。
羈旅:指客居他鄉。
啟予:啟發我。
樂志:指追求自己的志趣。公理:此處可理解為自然之理。
垂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指教書授徒,這里引申為著書立說。仲舒:指董仲舒,西漢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移居原避亂”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戰亂時期,董子元為避亂而移居。詩人與董子元交往,有感于其為人和著書成就,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董子元的品格和著書成就,表達與友人的情誼及思鄉之情。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有一定文學價值。
墻角疏筠障碧空,翛翛時動故人風。幾行漢隸用心苦,數解唐詩厭俗同。夜雨對床忘契闊,西窗剪燭話窮通。何如覓酒襄陽市,拍手群兒笑醉翁。
拈著唐詩廢晚餐,傍人笑我病詩癲。世間尤物言西子,西子何曾直一錢。
綠榕陰里早秋天,又借漁翁半日眠。三度槁梧攜過此,如今不記是何年。
十事如意八九無,暮年猶喜見子都。那能從公得三絕,但可一身觀六如。
霜重梧桐葉漸飛,淺黃欺綠上荷衣。鱸肥江上秋將晚,酒熟山中客未歸。鄉夢夜長雞唱早,故人書遠雁來稀。黃花兩負東籬約,空對西風賦《式微》。
商金凄冽冰絲弦。蒼青湛澄明空煙。昂昂立鶴霜庭前。慷慨抒懷寄詩傳。長路縈心愴華年。
此道亦何用,時艱性命輕。黃塵逐車騎,孰問李延平。
父老何知太守賢,宵無尨吠即安眠。當時不作歸裝累,更莫輕持一大錢。
苔深知石古,竹長見墻低。積翠沈波底,斜陽到岸西。搜花成小泛,摘葉任分題。何日漁樵老,能容此地棲。
十年西署結交驩,別后云霄尺素難。郡接荊衡分岳牧,場開海岱領鹽官。五溪誤見明珠拾,千里誰將老驥看。莫道賜環非近事,新懸白日照長安。
晨曦對岸浸波紅,昨夜啼蛙語未終。楊柳披披髯拂拂,一時二妙并宜風。
絕知嗣法一枝香,作意開堂嗣雪堂。早悟錐沙傳筆畫,旋收珠玉入詩囊。卷藏人閟龍蛇字,炳蔚家馀虎豹章。衣缽兩郎公不恨,班班文物未凄涼。大江南畔按澄初,兵弄潢池悉就俘。坐使奔鯨無脫網,當時懸鼓不鳴桴。后來盜起螺川震,卻恨公歸蜀道趨。但使國僑長在鄭,定知賣劍化萑蒲。曩持玉節問痌瘝,邂逅南昌一解顏。親見瘡痍摩手拊,夜深父子短檠間。行裝約束有琴鶴,道力較量無素蠻。自合明光將劍履,如何零落遂丘山。夢寐平生杖屨從,慣看高論吐長虹。滕王閣畔樽罍共,房琯湖中嘯詠同。忍鄉西州悲謝傅,空期斗酒酹橋公。緘詩髣髴招英爽,淚濕西風未有窮。
春日遲遲,昭明有融。茀厥豐草,零露濃濃。春日載陽,休有烈光。菶菶萋萋,零露瀼瀼。父兮母兮,懷允不忘。念其先人,經營四方。死生契闊,我心憂傷。春日遲遲,燕燕于飛。野有蔓草,維葉萋萋。母也天只,恩斯勤斯。長我育我,鬻子之閔斯。欲報之德,如之何弗思。庶幾夙夜,我心不違。春日遲遲,葛生蒙楚。母曰嗟予季行役,適彼樂土。誰其知之,爰得我所。有紀有堂,筑室百堵。自堂徂基,于河之滸。相其流泉,泉源在左。于我居處,西南其戶。春日遲遲,乃寢乃興。焉得諼草,殖殖其庭。子兮子兮,靡依匪母。子有酒食,嘗其旨否。左右秩秩,其俎孔碩。南有嘉魚,或燔或炙。令妻壽母,陳饋八簋。洽比其鄰,式燕且喜。豈弟君子,有孝有德。敬慎威儀,其儀不忒。天錫純嘏,如岡如阜。如松柏之茂,俾爾熾而昌。保艾爾后,俾爾耆而艾,以介眉壽。
此痛誰堪語。看蕓蕓、往來熙攘,稻粱兒女。除此人生復何有?尚有墳前一土。又何必、追尋苦苦?海角天涯尋遍了,更百家儒釋千篇古,竟不得、安心處。吁嗟此痛乃如許。似秋蓬、飄搖更似、暮春飛絮。無蒂萍浮箏斷線,飄盡天空海水。但不許、飄舟歸去。一劍烏江萬事了,又癡癡戀著皮囊腐。汝尚能、痛哭否?
一百五日上街頭,半晴半雨天悠悠。豪家出郭車爭道,少婦當壚人上樓。輦路暗生芳草遠,御溝平瞰碧波流。少年直把春償酒,若個新詩紀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