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嶠潮聲
南峰雙峙海門開,晝夜波濤捲地回。
雄似平沙奔萬馬,驟如闊漢殷千雷。
鳴檣已見風當勁,吼汕先知雨欲來。
常向長松高枕臥,幾番殘夢為低徊。
南峰雙峙海門開,晝夜波濤捲地回。
雄似平沙奔萬馬,驟如闊漢殷千雷。
鳴檣已見風當勁,吼汕先知雨欲來。
常向長松高枕臥,幾番殘夢為低徊。
南邊兩座山峰對峙,海門仿佛被打開,晝夜不停的波濤翻卷著撲向大地又退回。那聲勢雄壯得如同平坦沙地上萬馬奔騰,驟然間又像魁梧大漢發(fā)出的千聲雷鳴。看到船帆被勁風吹動,聽到海灣發(fā)出吼聲就知道雨要來了。我常常在長松下高枕而臥,卻多次被這潮聲打斷殘夢,讓人思緒徘徊。
瑯嶠:地名。
雙峙:兩座山峰相對聳立。
捲地:形容波濤洶涌,像卷地而來。
平沙:平坦的沙地。
闊漢:魁梧的大漢。殷:震動,形容聲音大。
鳴檣:被風吹動而作響的船帆桅桿。
吼汕:海灣發(fā)出吼聲。汕,海灣。
低徊:徘徊,這里指思緒起伏。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瑯嶠海邊時,被當?shù)匦蹅サ淖匀痪坝^所震撼,尤其是那晝夜不息的潮聲,從而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瑯嶠潮聲的壯觀,突出特點是運用生動比喻展現(xiàn)潮聲的雄渾氣勢。在文學(xué)上,它為我們展現(xiàn)了古代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描繪和情感表達。
名自諸侯選,功收一日長。文章雜蛟蚓,丹墨有炎涼。平昔曾充貢,酸寒未易忘。書生成底事,飽死笑東方。
黃金臺下莊靜父,嘯弄云煙天尺五。烹葵拉我遠公社,錯落芙蓉劍花吐。經(jīng)年作客咸陽東,浩歌擊筑飛長虹。貂裘敝盡歸不得,五見黃葉號西風。何日相將武夷去,桃花九曲流春紅。丹青樓殿四百八,醉謁上帝金銀宮。
君作王官效眾儒,尚逢廊廟有為初。塵中白日雖牽逼,筆下清風肯破除。欲去定成賢者隱,未歸嘗與俗流疏。人生到處隨榮愿,何必江湖勝漆沮。
鹿鳴在藪,魚則川游。我居孔棘,伊誰之尤。魚集于沼,鶯求其友。我居孔棘,伊誰云偶。我陟我岵,有足伊阻。我陟我屺,有艮其趾。憂心孔瘉,涕零如雨。孰云父母,而不我私。豈無良朋,能不我遺。靜言思之,愴矣其悲。襭茝為舟,寘彼川流。川流滔滔,載沉載浮。歲月于邁,曷云其休。湛湛露斯,如膏如飴。何草不茂,何蘗不滋。瞻仰昊天,悠悠我思。
雞鳴食孟門,指鹿相秦室。所以有志士,林樊屏轍跡。得時貴行道,枉尋豈直尺。無為趙孟間,笑此陳蔡厄。
忽憶君家笠澤圖,寒江密雪滿菰蒲。于今身在齊青里,日對秦封五大夫。
一棹煙和水,寒燈弟與兄。殘年同別母,中道復(fù)分程。動有山河隔,難為去住情。如何沙上雁,偏向夜中鳴。
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惡疾墮眉須。紅顏白發(fā)驚妻孥,覽鏡自嫌欲棄軀。結(jié)茅窮山啖松腴,路逢逃秦博士盧。方瞳照野清而臞,再拜未起煩一呼。覺知此身了非吾,炯然蓮花出泥涂。隨師東游渡濰邞,山頭見我兩輪朱。豈知仙人混屠沽,爾來八十胸垂胡。上山如飛嗔人扶,東歸有約不敢渝。新年當參老仙儒,秋風西來下雙鳧,得棗如瓜分我無?
曉奉新書進御床,解纓隨見濯滄浪。歸鴻不計江云闊,倦驥空懷野水長。竹簟暑風魂夢遠,茶煙清晝鬢毛蒼。籃輿千里宜春道,投老相求訪石霜。
非閣復(fù)非船,可居兼可過。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
自織春蓑?qū)W治田,山寒辛苦不逢年。摩挲此腹何時飽,黃犢夕陽相對眠。
熔金脫得花鈿小,點綴瓊枝。月淡風微。露浥香肌自是奇。玉人呵手昂頭剪,纖鬢邊垂。似簇蜂兒。春入芳容不肯飛。
葵丘霸氣若虹霓,東略何緣遽不知。宰孔晉侯相遇處,齊桓已作在床尸。
杜門既無營,魂夢殊安貼。此身真我有,不復(fù)念事業(yè)。平生南方強,暴虎何所懾。脫韝忽飏去,袖手聊自愜。或疑老猶龍,意乃周之蝶。閒廊長幾許,徐步閱塵劫。惟馀還京興,觀闕映眉睫。
西窗融雪飄如雨,故與新春作薄寒。昨夜雁聲渾向北,夢魂隨去過關(guān)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