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丹灶
稚川初隱地,山邃枕如城。
寶鼎丹何在,云衣骨亦輕。
金鼎交龍虎,當年想閉扃。
一丸丹既就,五色土猶靈。
始知勾漏地,猶勝步兵營。
往躅今誰繼,游人空慕名。
過客空尋訪,飛仙已杳冥。
他山多可買,歸去讀黃庭。
稚川初隱地,山邃枕如城。
寶鼎丹何在,云衣骨亦輕。
金鼎交龍虎,當年想閉扃。
一丸丹既就,五色土猶靈。
始知勾漏地,猶勝步兵營。
往躅今誰繼,游人空慕名。
過客空尋訪,飛仙已杳冥。
他山多可買,歸去讀黃庭。
這里是葛稚川最初隱居之地,山勢深邃像枕著一座城。那煉丹的寶鼎和丹藥如今在哪里呢?修道之人如云的衣衫下感覺骨骼也輕盈了。金鼎中龍虎交合煉丹,當年想必是緊閉門戶。一顆丹藥煉成,這五色土似乎還帶著靈氣。這才知道勾漏這個地方,比步兵營還好。過去的足跡如今誰能繼續追尋,游人只是空自慕名而來。過客白白地前來尋訪,飛升的仙人早已無影無蹤。其他的山大多可以買下,不如歸去研讀《黃庭經》。
稚川: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字稚川。
寶鼎:煉丹用的鼎。
云衣:指道士的衣服。
金鼎交龍虎:道教煉丹術語,龍虎代表陰陽兩種元素。
閉扃:關閉門戶。
一丸丹既就:指丹藥煉成。
五色土:古代帝王鋪填社壇的五種顏色的土,這里指煉丹之地的土。
勾漏:地名,葛洪曾求為勾漏令。
步兵營:指阮籍曾任步兵校尉,這里泛指世俗官職。
往躅:過去的足跡。
杳冥:高遠難見的樣子。
黃庭:指《黃庭經》,道教經典。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詩人對道教文化的喜愛和對葛洪事跡的向往有關。葛洪是東晉著名的道教學者和煉丹家,其在勾漏等地的修道煉丹活動在后世影響較大。詩人或許在游歷到葛洪初隱之地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道教氛圍較濃,人們對修道煉丹等行為有一定的關注。
這首詩以葛洪隱居煉丹之事為主題,通過對煉丹之地的描寫和對過往的想象,表達了對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的超脫。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道教文化的推崇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開歲尚殘冬,佳哉雪意濃。
潤歸千里麥,聲亂五更鐘。
簾隙收初密,墻隅積已重。
龍團笑羔酒,狐腋襲駝茸。
危檻臨欹竹,幽窗聽墮松。
忽思西戌日,憑堞待傳烽。
此身真是抱官囚,厭見長空赤日流。
齋壁曉山千嶂雪,扇紈新雁一汀秋。
系船空作清湘夢,御氣難尋太華游。
菱角藕絲還恨少,強攜玉瀣醉高樓。
屏居無一事,閉戶常經旬。
勿云草舍陋,愛此油窗新。
三日不作詩,幽禽語撩人。
尺素雜行草,往檄江梅春。
瀛海日月淵,蓬壺仙圣宅。
駕鶴一時游,海面日夜窄。
人生蜉蝣耳,一哄瓦甕中。
天地廣如許,誰能發其蒙。
丹書千卷藏一塵,子能求之勿從人。
晴窗趺坐春滿腹,昆侖待得丹芝熟。
宦海風波實飽經,久將人世寄郵亭。
家無釵澤窮馮衍,身著襦裙老管寧。
藥圃按行新蔓綠,書樓徙倚暮山青。
偶然得句悲誰屬,零落交朋比曉星。
暮山青尚淺,曉山如黛染。開窗望海山,天清霧方斂。
向來六月中,黑云齊如截。蒼龍下曵尾,卷雨灑炎熱。
造物信老手,忽作萬里秋。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豈無一布帆,寄我浩蕩意。會當駕長風,清嘯遺世事。
人生久矣無百年,六十七十已為壽。
嗟予忽忽蹈此境,衰發如蓬面枯瘦。
孤松摧折老澗壑,病馬凄涼依棧豆。
尚無籌策活目前,豈有功名付身后。
壁疏風入燈焰揺,地爐火盡寒蕭蕭。
胸中白虹吐千丈,庭樹葉空衣未纊。
萬事不關身,翛然一幅巾。
雖非愛酒伴,猶是別花人。
領略琴書意,掃空車馬塵。
東阡與南陌,隨處夢殘春。
濯錦江邊罨畫樓,金鞭曾護犢車游。
紛紛萬事反乎覆,落落一身淹此留。
刻燭賦詩空入夢,傾家釀酒不供愁。
探春歌吹應如昨,亦有朋儕記我不。
雨余氣清潤,迨我送客時。
翻翻車蓋風,五里城東陂。
初旭斂花房,晨露流桐枝。
南山卷濕翠,更覺光景奇。
澄潭集魚艇,村路亞酒旗。
欲歸且復留,造物成吾詩。
秋色已蕭然,曲肱清夜眠。
孤燈欺病后,薄酒慰愁邊。
藥物從人乞,文章畏客傳。
惟應一篷艇,湖海送凋年。
鼓坎坎,角嗚嗚,四鼓欲盡五鼓初。
老眼不寐如鰥魚,撫枕起坐涕泗濡。
平生空讀萬卷書,白首不識承明廬。
時多通材臣腐儒,妄懷孤忠策則疏。
欲剖丹心奏公車,論罪萬死尚有余。
雷霆愿復寛須臾,許臣指陳輿地圖。
億萬遺民望來蘇,藝祖有命行天誅。
皇明如日詎敢誣,拜手乞賜丈二殳。
中原煙塵一掃除,龍舟溯汴還東都。
放翁平生一釣船,秋水未落江渺然。
露洗玉宇清無煙,月輪徐行萬里天。
人間聲利何足捐,浩歌看月冷不眠。
孤鶴掠水來翩翩,似欲駕我從此仙。
我寓紅塵今幾年,俛首韁鎖常自憐。
樂哉揮手過月邉,西風未凋玉井蓮。
四顧茫茫水接天,幽居真個似乘船。
月窗竹影連棲鵲,露井桐聲帶斷蟬。
甘寢每憎茶作祟,清狂直以酒為仙。
形骸那得常羈束,六十年來又二年。
落魄東吳莫笑儂,今年要不負春風。
閑愁擲向乾坤外,永日移來歌吹中。
酒浪欲爭湖水綠,花光卻妒舞衫紅。
公卿憂責如山重,肻信人間有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