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九首 其三
不應山谷一所,
透出千門萬戶。
清曉一聲杜鵑,
勸人不如歸去。
不應山谷一所,
透出千門萬戶。
清曉一聲杜鵑,
勸人不如歸去。
不局限于山谷這一處,(某種氣息或意境)能擴散到千家萬戶。清晨傳來一聲杜鵑的啼叫,仿佛在勸人不如回歸故鄉。
山谷:通常指幽深的山谷,這里可理解為一處特定的地方。
千門萬戶:形容眾多人家。
清曉:清晨。
杜鵑:鳥名,其叫聲在古代詩詞中常被賦予勸人歸鄉的寓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赡軇撟饔谧髡咴谏搅值扔撵o之地感悟人生之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紛擾,作者借詩表達對寧靜、本真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回歸本真、回歸故鄉。其特點是意象典型,意境清幽,以簡單語句蘊含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體現了古代詩歌借景抒情、勸誡人生的傳統。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卷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
肝膽重重楚越分,別來不愿見諸君。那知熟血重相噴,涴卻三千里水云。
乘云飛去不辭家,女幾荒祠一徑斜。溪入亂云鳴佩玦,樹蟠蒼石老龍蛇。夜寒玉鏡懸清月,天碧霓衣曳彩霞。陵谷易遷塵骨老,衰顏更欲服丹砂。
夕郎諫草氣嶙峋,又捧天書拜慶頻。千里思莼江左韻,百城負弩會稽人?;嗜A誰復歌朱萼,橋樹今當記大椿。如此晝歸真異數,好將補袞答昌辰。
云光掩山萬松靜,雙溪鏘鳴碧流迸。過橋愈覺諸峰深,竹榭臨流據其勝。雨中默坐意良足,適暗俄明疑欲暝。飯軟茶香魚味美,更喚扁舟取微徑。斷碑悽惘一摩挲,回首空林試凝聽。
一段清香云錦秋。雙花開處盡風流。只應無語常相并,卻是多情不自由。湘水怨,漢濱愁。淡煙斜日兩悠悠。凌波不下橫塘路,對立西風共倚羞。
華館敞清夜,空香靄氤氳。孤懷湛如水,因之絕垢氛。城闕度疏雨,河漢霽微云。明發奉禋祀,坐待禁鐘聞。
圣神纘緒,赫奕帝圖昌。寶箓降穹蒼。宸心勵翼修郊報,彩仗列康莊。祥煙瑞靄雜天香。筦磬發聲長。升壇禮畢膺繁祉,睿算保無疆。
幾日商量雪不成,竹邊寒得瘦棱層。秋崖老子縮如猬,撚斷吟髭寸寸冰。
勞公相比作相如,才即無馀幸有馀。但愿遍觀蓬閣史,何曾歸著茂陵書。已慚諭蜀詞章劣,仍恨游梁價望疏。惟愛一琴猶頗似,卓文君又恥同居。
坐禪猿鳥看,談易鬼神聽。
涼風倏以厲,日短夜苦長。大火西南流,蟋蟀鳴我床。徘徊起中夜,攬衣不及裳。念彼同懷友,投袂忽如傷。
亭亭一風榭,脫屨席可即。階前雙白鶴,相迎似相識。
人間蕞爾東南陬,金陵李家無遠謀。詞華欲繼后庭曲,不見東風空上樓。當時百事尚纖麗,況在畫工專末技。洪河喬岳昧平生,曲闌幽檻窮清致。石頭城下無重關,甲馬營中有佳氣。九天飛墜曹將軍,盡卷版圖充上計。小兒造化吁可憐,乾坤又到宣和年。君王搖毫自涂抹,片紙落世人爭傳。坐看南北又分裂,遂使兩家同一天。偶從斷縑閱小景,慨念興亡豈天定。而今蕩蕩混一圖,但少儂歸理釣艇。
客心驚歲暮,不奈送愁頻。茅屋夜來雪,梅花江上春。驅車斷行旅,閉戶有高人。奚待扁舟興,風期暗與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