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故園和馬西玄韻三首
我有藏脩地,層軒接素波。病軀宜曠寂,幽意締松蘿。京國年經別,荒蕪日漸多。素心原有約,吾敢負煙蓑。
自別幽棲地,無時忘故山。不知巖桂發,虛負草堂閒。江海遲歸思,風塵益病顏。鴻看矯矯,羨爾政難攀。
我憶幽棲地,蕭然水竹居。野情聊取適,薄分敢求馀。中散惟便懶,河汾擬著書。素懷渺無限,不獨為鱸魚。
我有藏脩地,層軒接素波。病軀宜曠寂,幽意締松蘿。京國年經別,荒蕪日漸多。素心原有約,吾敢負煙蓑。
自別幽棲地,無時忘故山。不知巖桂發,虛負草堂閒。江海遲歸思,風塵益病顏。鴻看矯矯,羨爾政難攀。
我憶幽棲地,蕭然水竹居。野情聊取適,薄分敢求馀。中散惟便懶,河汾擬著書。素懷渺無限,不獨為鱸魚。
我有一處隱居研修的地方,層疊的軒窗連接著白色的水波。病弱的身軀適合空曠寂靜的環境,幽遠的心意與松蘿締結為友。與京城一別多年,故園的荒蕪日漸增多。本有與素心人相約的約定,我怎敢辜負這隱逸的煙蓑。自離別那幽居之地,沒有一刻不思念故山。不知山巖上的桂樹是否已開花,空自辜負了草堂的清閑。歸鄉的思緒在江海間遲滯,風塵更讓病容顯得憔悴。看那矯捷高飛的鴻鵠,羨慕它的自由難以攀及。我回憶那幽居之地,是一片蕭索的水竹居所。山野之情只求得適意,微薄的福分怎敢奢求多余。如同嵇康只圖懶散自在,又似王通在河汾打算著書立說。平生素懷無限遼闊,不只是為了鱸魚的鄉思。
藏脩(xiū):隱居研修。《禮記·學記》:'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
素波:白色的水波。
締松蘿:與松蘿(地衣類植物)締結情誼,指與自然為伴,喻隱逸生活。
素心:指心地純潔、志同道合的友人。
煙蓑:蓑衣,代指隱士的裝束。
巖桂:生長在山巖上的桂樹,常象征高潔。
中散:指嵇康,三國魏文學家,曾任中散大夫,性喜懶散,蔑視禮法。
河汾:指隋代學者王通,曾在河汾(黃河與汾水)間講學著書,后世稱'河汾先生'。
鱸魚:用西晉張翰'莼鱸之思'典故,喻指思鄉歸隱之情。
此詩為和友人馬西玄之作,推測詩人長期客居京城,因仕途奔波或疾病纏身,觸發對故園隱居生活的懷念。故園'荒蕪日漸多'的現實與'素心有約'的理想形成反差,反映其在世俗風塵中對自然本真生活的追尋。
組詩以'故園'為核心,通過回憶幽棲之樂、感慨歸鄉之難、申明隱逸之志三層遞進,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與現實阻隔的矛盾。詩風清樸,情感真摯,是古代文人'仕與隱'矛盾心理的典型寫照。
平生用世守遺經,老去真為國典刑。班馬文章高漢代,夷夔禮樂重虞廷。身輕似得長生術,名就猶當未暮齡。人物斗南稱第一,他年汗簡有馀青。
冥冥濛濛方寸天,不知所以然而然。無根老槎濕風煙,霾云懜懂棲蒼玄。晴窗開卷作三叫,看得米家神氣小。濃蘭涂墨幻東西,污我瀟湘山色曉。
多奇趙北燕南地,還喜超然出冀方。氣習敦龐今復見,馀風千載有陶唐。
萬國干戈里,荒荒野日曛。殘唐終五季,炎漢亦三分。戰伐求頗牧,謳歌憶舜文。傷時一惆悵,倚柱送孤云。
策馬夷門道,高城帶暮云。至今豪俠士,猶說信陵君。
太常齋未解,不肯對纖秾。只遣三千履,來游十二峰。林空答清唱,潭凈寫衰容。歸去瑤臺路,還應月下逢。
寒暑相催,俄然又秋傳□信。驚往事幾番成敗,百年如瞬。軒冕未酬黃卷志,琴書早賦青山隱。占五湖煙月樂希夷,無盈損。人間事,多愁恨。方外趣,別風韻。這瀛洲寧美,玉堂金印。徇物情懷兒女操,摩天頭角神仙分。看碧霄歸去彩鳳迎,白云引。
可憐人世似蜉蝣,誰識真還借假脩。不學換心求換骨,青山依舊葬骷髏。
生兒須男不須女,二十辭家事明主。由來卿相出白屋,志士寧甘守環堵。天上黌宮古庠序,濟濟衣冠鹓鷺羽。學業須兼文與武,濟川期舟旱期雨。懸髻看書困不眠,劬心問道饑忘咀。朝來忽睹林間鴉,雛飛哺母聲啞啞。慨想高堂缺溫清,稽首天閽動天聽。春煙蒼茫春樹綠,水煖芹芽白如玉。扁舟蕩漾駛歸風,綵服飄揚炫晴旭。盈門弱柳鵝黃絲,鶯鳴如弦花滿枝。開門見兒喜不定,問言執手仍牽衣。牽衣上堂拜嘉慶,籩豆既具殽且時。兒前勸酒還蹈舞,親戚滿筵歡笑語。朱顏婉娩映青松,鶴發嬋娟照芳醑。為子歌一曲,送子江之湄。到家早來旋,勿為兒女慈。人生有親樂莫樂,況乃君恩重山岳。讀書不可迂,檢身不可疏。勸子慎勿學世儒,顧言恥行名為愚。君不見良金鑄為器,鼎鼒亨飪干將利。才全德備稱大賢,報國榮親兩無愧。
桑下浮屠,棲遲信宿,狂笑重逢無恙。八十行童,忙煞趙州和尚。驚笠重、泰岱霜寒,訝衣冷、舒廬風飏。息肩時、越水吳山,高挑又向竹篷放。琴棋書畫累贅,還藉橫磨劍,蕩開纏障。具大神通,拿住化龍禪杖。填海恨、精衛勤劬,補天術、女媧惆悵。更面壁、消歇音塵,草鞋閒五兩。
籃輿來自石蒼路,喜得幽人陪杖屨。應是山靈澤旱苗,不關居士隨軒雨。
先皇金輿時駐蹕,李氏琵琶稱第一。素指推卻春風深,行云停空駐晴日。居庸舊流水,浩浩湯湯亂人耳。龍岡古松聲,寂寂歷歷不足聽。天鵝夜度孤雁響,露鶴月唳哀猿驚。鹍弦水晶絲,龍柱珊瑚枝。愿上千萬壽,復言長相思。廣寒殿冷芙蕖秋,簇金雕袍香不留。望瀛風翻浪波急,興圣宮前斂容立。花枝羞啼蝶旋舞,別調分明如欲語。憶昔從駕三十年,宮壺法錦紅茸氈。駝峰馬湩不知數,前部聲催檀板傳。長樂晝濃云五色,侍宴那嫌頭漸白。禁柳慈烏飛復翾,為言反哺明當還。朝進霞觴辭輦道,母子相對猶朱顏。君不聞出塞明妃恨難贖,請君換譜回鄉曲。
■翠重陰一握天,舊來此地著吟仙。自題淮海短長句,又□郴江二百年。夜雨滋蘭深屈畹,春風種橘長蘇泉。監州文采推南阮,夔后留看適楚編。
理世協休證,高人愛田廬。畇畇原隰間,繹繹春雨馀。舉趾秩東作,土膏潤菑畬。晨出接云霧,暝還讀詩書。于焉樂耕鑿,豈惜終勤劬。稼穡自秋成,淳澹真怡愉。鳴鳩拂高樹,草綠當座隅。華發對清酤,擊壤歌唐虞。
飽霜毛穎泛松煤,窗底魚箋自在開。琢得小詩清似玉,步筇時繞紫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