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作生墳何生謙致檜十株答以六言二首 其一
高聳心抽筆直
下蟠上銳塔圓
深入蟄龍穴處
肯傍眠牛石邊
高聳心抽筆直
下蟠上銳塔圓
深入蟄龍穴處
肯傍眠牛石邊
檜樹高聳,樹心抽出如筆直的樹干;根部盤曲,上端尖細,整體形似圓塔。它扎根深入,如同潛伏龍的洞穴所在;怎肯依傍那眠牛般的石頭旁邊。
生墳:生前預建的墳墓。
檜(guì):常綠喬木,木材細致,耐腐。
心抽:樹心向上生長,形容樹干挺直。
下蟠(pán):根部盤曲生長。
蟄龍:潛伏的龍,此處比喻檜樹根系深隱如龍之穴。
肯:怎肯,表反問語氣。
眠牛:形容石頭狀如臥牛,古代風水術語中常指吉地。
詩人為自己預建生墳時,友人何生謙贈十株檜樹,詩人以六言詩答謝,此為其中一首。反映了當時文人以物寄情的交往方式,及詩人對身后環境雅致的追求。
此詩通過刻畫檜樹挺拔、深扎、不傍俗石的特性,既詠物贊其堅韌,又托物抒懷,展現詩人高潔品格。語言凝練,意象獨特,是酬贈詩中托物言志的典型之作。
堤遠沙平草色勻,新晴喜得自由身。
芋羹豆飯家家樂,桑眼榆條物物春。
野店茶香迎倦客,市街犬熟傍行人。
墻頭婦女更相語,認到先生折角巾。
故篋開緘一愴情,斷縑殘幅尚知名。
翩翩戲鵲如相語,洶洶驚濤覺有聲。
柳暗正當煙未斂,花秾仍值雨初晴。
百年手澤存無幾,蟲蠹塵侵祇涕橫。
上方高閣與云齊,蠟屐穿云步步躋。
卻恐此身生羽翼,不從平地作階梯。
九門路接青霄近,四望山連碧海低。
徙倚闌干重回首,疏林煙暝野猿啼。
半年不讀書,顧影疑非我。
乃知百年中,如此過亦可。
書能作汝祟,識字果非福。
明年倘未死,樂哉駕黃犢。
赤日黃塵不自聊,泛溪且用沃枯焦。
隔林犬吠村墟近,掠面風來酒力消。
遠火微茫知夜績,長歌斷續認歸樵。
扁舟不盡凌風興,卻著青鞋踏野橋。
高人采藥來禹穴,骨瘦巉然鬢眉白。
結茅分得野鹿場,一夜北風三尺雪。
明朝過午勢愈惡,虎兕交跡人聲絕。
虛窗縱橫叢竹入,幽磵荒寂孤松折。
凍吟孰窺袁安戶,僵臥禿盡蘇武節。
人生饑寒固亦有,養氣不動真豪杰。
希名后世吾所恥,姓字寧與身俱滅。
班馬復生無自書,我作此歌空激烈。
瑞龍千丈何蜿蜒,蒼鱗翠鬣翔江邊。
路逢鏡湖乃下駐,玩珠不去知何年。
七州元帥擁畫戟,全家終日樓居仙。
霜笳一曲入銀漢,碧瓦萬疊浮嵐煙。
其間望海最杰觀,疏豁坐占蓬萊先。
風云變化幾席上,蛟鼉出沒闌干前。
手捫心房倚北斗,眼中萬象俱森然。
尚書喚客共領略,遠坊十里聞管弦。
從容賦詩出妙思,超絕欲拍微之肩。
坐中有客垂九十,追逐無路空自憐。
夜闌客散公歸院,笙歌隠隠在半天。
向來老客今何處,菱唱三更起釣船。
自我居湖曲,漁樵日往來。
只知年屢改,不覺老相催。
小浦潮痕長,長堤草色回。
逢春心自在,莫道已成灰。
小雪湖上尋梅時,短帽亂插皆繁枝。
路人看者竊相語,此老胸中常有詩。
歸來青燈耿窗扉,心鏡忽入造化機。
墨池水淺筆鋒燥,笑拂吳箋作飛草。
萬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約見蓮宮。
人寰隔絕無人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隙生云埋柱礎,海光浮日映簾櫳。
野僧齋罷憑闌久,千里秋毫入望中。
疇昔西游萬里還,狂吟散落滿人間。
買空綠水橋邊酒,看徧青城縣里山。
梅蕊疏疏春欲動,川云漠漠雪猶慳。
偶思五十年來事,顧影燈前自笑頑。
赤日黃塵厭垢紛,竹林深處寄幽欣。
如聽嵩雒風前笛,似看瀟湘雨后云。
園鹿知時新解角,池魚得意自成群。
悠然一笑誰能識,坐勝天魔百萬軍。
讀書雖所樂,置之固亦佳。
燒香袖手坐,自足紓幽懷。
我生本從人,豈愿終不諧。
其如定命何,生死一茆齋。
荒郊貿貿行,斷壟俋俋耕。
常情所藉躪,豈復懷不平。
歸來臥破屋,中惟一床橫。
且燒生柴火,靜聽濕雪聲。
養疾便居僻,尋幽喜雨晴。
偶因將鹿出,遂作放魚行。
木落塔初見,潦收灘自生。
霜清念游衍,漸擬問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