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潭
芹藻清漣樂溯洄,
山光水影共徘徊。
荷如解語閒舒卷,
云似無心自往來。
城闕袛應思我往,
泮林誰是出群才。
眼前活潑無窮趣,
認取源頭莫漫猜。
芹藻清漣樂溯洄,
山光水影共徘徊。
荷如解語閒舒卷,
云似無心自往來。
城闕袛應思我往,
泮林誰是出群才。
眼前活潑無窮趣,
認取源頭莫漫猜。
水芹水藻在清澈的水波中,令人樂于逆流探尋;山色與水影相互映襯,一同蕩漾。荷花若能言語便自在舒展卷合,云朵似無牽掛自來自去。城闕只應記我曾往,學宮之中誰是出類拔萃的人才?眼前滿是生機盎然的無窮趣味,要認準本源莫要隨意猜測。
芹藻:水芹與水藻,均為水生植物;清漣:清澈的水波;溯洄:逆流而上,典出《詩經·蒹葭》。
徘徊:此處指山光水影交融蕩漾的樣子。
解語:能說話,擬人手法;閒舒卷:悠閑地舒展與卷合。
袛應:只應;我往:詩人自指曾到訪。
泮林:古代學宮前的樹林,代指學校;出群才:超出常人的人才。
活潑:此處指生機盎然的狀態;源頭:事物的本源或自然之道。
此詩或為詩人游覽蓮花潭時所作。蓮花潭多為文人雅集之地,詩中“泮林”指向學宮,推測創作背景與詩人探訪學宮、游賞自然相關,反映清代文人對自然與教育的關注。
全詩以蓮花潭景色為引,由自然之趣過渡到對人才的思考,景中含情,情中有理。既展現了自然景物的靈動,又寄寓了對學宮培育英才的期待,是一首情景理交融的佳作。
車塵馬跡紛如織,羨君筑處真幽僻。
柿葉一林紅,蕭蕭四面風。
功名應看鏡,明月秋河影。
安得此山間,與君高臥閑。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嫩煙分染鵝兒柳,一樣風絲似整如欹。
才著春寒瘦不支。
涼侵曉夢輕蟬膩,約略紅肥不惜葳蕤。
碾取名香作地衣。
知君此際情蕭索,黃蘆苦竹孤舟泊。
煙白酒旗青,水村魚市晴。
柁樓今夕夢,脈脈春寒送。
直過畫眉橋,錢塘江上潮。
水浴涼蟾風入袂,魚鱗蹙損金波碎。
好天良夜酒盈尊,心自醉,愁難睡。
西風月落城烏起。
纖月黃昏庭院,語密翻教醉淺。
知否那人心,舊恨新歡相半。
誰見,誰見,珊枕淚痕紅泫。
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
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
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消。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
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
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一鉤新月幾疏星。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小闌干外寂無聲。幾回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蜀弦秦柱不關情,盡日掩云屏。
己惜輕翎退粉,更嫌弱絮為萍。
東風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
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容易濃香近畫屏,繁枝影著半窗橫。風波狹路倍憐卿。
未接語言猶悵望,才通商略已懵騰。只嫌今夜月偏明。
黃葉青苔歸路,
屧粉衣香何處。
消息竟沉沉,
今夜相思幾許。
秋雨,秋雨,
一半因風吹去。
獨倚春寒掩夕扉,清露泣銖衣。
玉蕭吹夢,金釵劃影,悔不同攜。
刻殘紅燭曾相待,舊事總依稀。
料應遺恨,月中教去,花底催歸。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