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望
一窗虛白貯嬋娟,
木葉無風自颯然。
誰道家山孤負月,
從初看到十分圓。
一窗虛白貯嬋娟,
木葉無風自颯然。
誰道家山孤負月,
從初看到十分圓。
窗內空明的清光里,容納著明月的美好身姿;樹葉無風,卻自有颯颯的聲響。誰說家鄉的山辜負了明月?我從月初一直看到它圓滿。
虛白:指窗內空明的月光,化用《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之意。
嬋娟:形容月亮形態美好,常代指月亮。
颯然:形容樹葉輕微摩擦的聲響。
家山:家鄉的山,代指故鄉。
孤負:同“辜負”,意為虧欠、對不起。
從初:從月初(農歷初一)開始。
十分圓:指農歷十五的滿月,月相最圓之時。
此詩未明確記載具體創作背景,推測為詩人于農歷六月十五(望日)夜,在故鄉居所所作。時值盛夏,月色清朗,詩人靜對窗月,觀察月相從初至圓的過程,因景生情,寫下對家鄉月夜的細膩感受。
詩以“望日”(滿月)為背景,通過對窗月、木葉的細致描繪,反駁“家山負月”之念,展現詩人對家鄉自然之景的熱愛與留意。語言平淡中見深情,以小見大,體現對平凡生活詩意的捕捉。
五斗雖微亦主恩,那堪鶴發系慈孫。白云千里今朝合,不換三公慰倚門。
別鄉關寧海,持真實為憑。懷三教作良朋。內日光為證。悟清清凈凈,知湛湛澄澄。中養火虎龍吞。訣傳來游泳。
桃花飐浪龍先化,翠網曾牽出萬艘。撥剌金鱗輕拾塊,南風一席亂云浮。
是佛盡居安樂國,無仙不住沒愁鄉。聽教共獻天花供,更管清明分外香。
平原黍稌風凄凄,漢家荒城大道西。田間古瓦碧如鈿,海日欲上山禽啼。村童掘鼠拾斷戟,漁父高歌悲故堤。猶傳天寶盛烽燧,軋犖山人貪艷妻。汾陽血戰祿山死,杲卿義名恒岳齊。時移事去陵谷換,車轂年年下長坂。草色猶連碣石青,濤聲豈憚滄波遠。武靈臺下春云生,董相原前秋露明。誰家牛背橫短笛,高呼一聲千古情。
易道已南矣,清風今尚寒。山人空再拜,不識漢衣冠。
衡門秋色遠京塵,畏客時時稱采薪。莫為問奇容載酒,近來年少易窺人。
地扼潼關,天連華岳,秦中自古皇都。寒煙蔓草,人道祖龍居。贏得江山一統,愚黔首、焚典坑儒。三千載,神州帝業,依樣畫葫蘆。陵園開掘處,萬千兵俑,陣列貔貙。睹人間奇跡,舉世驚呼。遙想黎民當日,咸陽道,瘦殍盈途。憑誰問,荒唐史事,終世有還無。
天女手剪五色云,鞭雷控電行青春。散作江南萬錦繡,燭龍眩轉空無塵。燕兒眼寒心更苦,吳娃情酣夢無據。依然錦繡化為云,卻恨風來挾云去。十二樓邊芳草多,知今鸚鵡聽誰歌。千金買取新豐酒,地久天長耐樂何。
早開未必副聲名,輕薄桃花是弟兄。接受萬人千載愛,知卿不只不專情。
芙蓉帳冷減容光,愁倚薰籠懶著床。寒氣逼人眠不得,鐘聲催月下回廊。
浚都同聚讀書螢,楚岸春風憶送行。三十年前初識面,四千里外更關情。出疆我亦徒勞爾,入仕君今何似生。旅雁相逢須一問,要從郵上得新聲。
可憐長信已春回,總是無人花亦開。莫道天街常寂寞,入簾猶喜燕飛來。
石獸行行草樹間,往來人說古城關。先靈幸托青蓮宇,上相曾分玉筍班。一族再分昭穆序,百年初識祖宗顏。非才豈足光潛德,負此穹碑勒墓山。
樹影依稀,鵑聲嗚咽。綠楊搖怨花如血。南朝舊事且休論。仁壽宮中不盡惜余薰。洛水驚鴻,韓陵斷碣。奇文小字稱雙絕。玉鉤斜畔溯前因。試看月華眉嫵恰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