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戶部挽詞 其一
雖負文場志,何慚國士風。
王廷曾抗論,廟鼎合銘功。
玉樹摧平地,朱霞落半空。
故人遺嘆在,秋后有驚鴻。
雖負文場志,何慚國士風。
王廷曾抗論,廟鼎合銘功。
玉樹摧平地,朱霞落半空。
故人遺嘆在,秋后有驚鴻。
雖然未能完全實現文場中的志向,卻無愧于國士的風范。曾在朝廷上直言進諫,其功績理當銘刻于宗廟的鼎上。如玉樹般的英才突然夭折,似朱霞般在半空隕落。故友留下的遺憾仍在,秋日里仿佛還能見到他如驚鴻般的身影。
文場志:科舉或文學上的抱負。
國士風:國中杰出人物的風范。
抗論:直言爭論,指敢于在朝廷進諫。
廟鼎:宗廟中的鼎,古代常銘刻功績以示紀念。
玉樹:比喻才德出眾之人。
朱霞:紅色云霞,喻指美好的人物或事物。
驚鴻:輕捷的飛鳥,此處指對逝者短暫而美好的追憶。
此詩為作者悼念友人苗戶部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在苗戶部逝世后。詩中回顧其生平功績,表達對其才德的贊賞及痛失摯友的哀婉之情。
此詩為挽悼之作,前半贊其才德功績,后半哀其早逝。以凝練意象與典雅語言,既彰其賢,又抒其悲,體現挽詩'頌德悼亡'的特點,情感深沉,藝術手法圓熟。
院落無人,風霜欲老,篷根盡耐孤清。化作螢飛,虧他照影分明。西園懶賦新詩句,觸愁心、蝶夢都醒。憶年時、步屧空階,夜景寒燈。望中舊日銅駝陌,甚哀蛩喚遍,萬杵寒聲。戰馬漫山,披圖別樣凄情。尋常便到聽鶗鴂,只青袍、意氣難平。甚天涯、一道裙腰,翠輦曾經。
待漏宮門聽鑰開,袖中進卷總賢才。奏名殿里千花合,傳敕階前好雨來。
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閑。莫憂世事兼身事,須著人間比夢間。
我有山水癖,由來好幽棲。十年游雁蕩,五年游會稽。或言秦王昔時愛仙術,驅石下海如鳧鹥。洞口誰來斸龍耳,驪珠夜照天雞啼。三峰參差九華老,蛟龍鼓浪方壺低。醉墨淋漓落吾手,咫尺萬里云凄凄。初疑巨靈辟開翠巖濕,馮夷擊碎青玻璃。又疑劉阮雙行赤城下,漁舟棹入桃源溪。對此長歌發幽思,便欲著屐來攀躋。我家碧山最奇絕,綠蘿萬丈緣丹梯。憶昨金門拂衣去,自種青松與人齊。幾人欲畫畫不到,惟有四時云月可以相招攜。吾負碧山此為客,何異乎巢由軒冕行塵泥。從吾好,歸來兮!
青入西山煙渺渺。天機只在菰蒲杪。風解冰澌融小沼。人靜悄。一聲何處啼山鳥。杖策尋芳逢野老。草芽柳眼明殘照。歸到圭塘還獨釣。心事了。簫聲緩和漁家傲。
三蘇巖壑連云秀,二士門庭匝地新。帶雨山光無限思,一時分付鏡中人。
新秋金氣應,涼雨晝模糊。愁破詩懷好,神清肺氣蘇。祗慚孤圣眷,寧肯哭窮途。更喜承佳制,聯篇錦繡鋪。
紺宇三山近,皇畿萬堞遙。云藏佳麗國,地拱圣明朝。玉輦扶雙鳳,金甌奠六鰲。秦淮今夜月,愁倚木蘭橈。
天風淅淅飛玉沙,詔恩歸沐休早衙。遙知清虛堂里雪,正似薝卜林中花。出門自笑無所詣,呼酒持勸惟君家。踏冰凌兢戰疲馬,扣門剝啄驚寒鴉。羨君五字入詩律,欲與六出爭天葩。頭風已倩檄手愈,背癢卻得仙爪爬。銀瓶瀉油浮蟻酒,紫碗鋪粟盤龍茶。幅巾起作?鵒舞,疊鼓誰摻漁陽撾。九衢燈火雜夢寐,十年聚散空咨嗟。明朝握手殿門外,共看銀闕暾朝霞。
幾多孟德總欺孤,底事山頭獨望夫。不聽閻忠聽梁衍,未應魏闕便當涂。
布褐毛冠七十秋,為誰浮汎為誰休。但曾計日防三鬼,不慣攜琴謁五侯。詩卷在前聊養目,酒尊從此罷銷憂。七星杉下朝曦閣,香火應教弟子修。
竹里行廚草草,花邊系馬匆匆。使君移傳意何窮。兒童隨騎火,猿鶴避歌鐘。梅雪自欺舞態,燭花先放春紅。酒醒人散夜堂空。殷勤松上月,獨照老仙翁。
松門耿疏影,天黑閉春院。長風中怒號,白日遞隱見。惠遠德過人,秀發吾所羨。晤語契深心,風床展書卷。
千花覆檻柳垂絲,晝刻傳呼淑景遲。圣主自觀新進策,侍臣簪筆立多時。
暗牖窺饑鼠,空階咽斷蛩。西風一夕卷梧桐。驚覺秋衾殘夢畫堂東。心事三生石,年華一杵鐘。坐來明月正中峰。照澈蒲團香爐淚痕濃。